2018山大日记:临床医学院本科生 张雨欣

发布时间:2018/11/14 09:29:07   点击:  

11月14日 星期三 晴

11月14日,在全科医学隗学玲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济南市十亩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全科医学的见习。

在这里,社区老人体检正在进行,隗学玲主任在忙碌的接诊过程中,一边为病人解除病痛,一边结合社区现状,为我们生动地讲解了济南市现有的基础医疗服务站与三甲医院联动的医疗卫生体制,社区全科医疗的基本任务和设施。但这一个上午,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隗主任在接诊过程中时刻透露出的人文关怀。和善的问诊、耐心的讲解,循循的叮嘱,隗主任以自身行动教给我“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者信条,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思索与领悟。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它是特鲁多医生高尚一生的写照,也精准地概括了医生的能力与职责,说明了医学做过什么,能做什么和该做什么。

“有时去治愈”中,“治愈”强调了对人生命健康权的维护与尊重,更体现了我国医德基本原则中“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原则。人的生命是一切价值、意义、理想追求的载体,因此,“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任务,是医务人员的医学任务与职业责任,然而,隗主任也向我们坦言,在医学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医学并不是常胜将军,甚至在某些疾病面前,医学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有时去治愈”,坦言了医学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既来自医学发展的局限性,更来自每个生命现象个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也要求我们作为医生,更努力地学习和发展医学知识,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诊疗手段一心赴救,排解病痛,缓解症状,同时也向患者清楚解释病情,坦诚交待我们必须接受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的现实。

隗主任告诉我们,在疾病面前,在生老病死的胁迫下,人的力量往往是渺小的。医生作为距离生死最近的人,在残酷冰冷的事实面前,更应当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将“帮助”“安慰”的人道主义关怀写入对自己的医德要求。

“常常去帮助”体现的是医德原则的“有利”原则,也称为行善原则。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医学任务要求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对病人施以德行与帮助,为患者造福,增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作为医生应当通过一系列诊断行为与治疗措施,对患者施以最有利于其健康的帮助。

“总是去安慰”体现了医务人员除医疗帮助之外,对患者进行心理慰藉与安慰的作用。面对疾病时,患者总是痛苦、无助的一方,而医生相对于患者更了解疾病的发生、演变与转归。因此医生在提供救助之外,也应当适当给予患者安慰与关怀,做有温度的医生、具有人文关怀的医生。医学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为患者要服务体现医学的仁学性质,首先就表现为对患者的尊重。医生应做到医德原则中的“尊重”原则,尊重患者自主决定和知情同意权、尊重患者隐私,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给予他情感上的安慰与人格上的尊重。

“帮助”与“安慰”是人文医学的体现,是医德原则的要求,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当下由于许多不可控因素,患者对医生以及医院越来越不信任。在当下脆弱的医患关系面前,也唯有用和善的态度、人文的关怀去理解、去帮助、去安慰,用良好的同理心、共情心感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

“有时去治愈”是对医务人员职责的总结,“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对医德原则与医学人文主义的精确概括。身为未来的医生,我们更应当如隗主任一般践行这句话,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有温度的医生,付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2015级本科生 张雨欣 来自单位:临床医学院 责编:王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