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毕业十周年感悟者 李啸闻

发布时间:2018/10/14 08:13:40   点击:  

10月14日 星期日 晴

有一个地方,叫青春读书处。有一种结缘,叫永远一家人。

今年我们2004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十周年的纪念,这个周末我们回家。13号集结、合影、聚餐,14号回教室、见老师、再听一堂课。日子选在校庆日前,而且是10月13-14日,同学们说这是“与你一生一世”。

回家,是一声多么慈祥的召唤。

聚会前我联系母院,心里非常忐忑,甚至有些羞愧——我们身上还没有建立什么资源人脉,也还没给母校赠一分荣光,两手空空回家,害怕母亲不怎么待见这群不争气的的孩子。那心情就好像是一个早该独立门户光耀门楣的孩子,没混出个风生水起,如今灰头土脸的回来,怯怯地跟母亲说:母亲,我想回家。

家是什么呢?她不是取之不尽的宝库,她绝不会应有尽有,她一定不必富态雍容,她更不是等孩子来孝敬的家长。她在孩子想回家的时候,都会笑着张开双臂,温柔地说:快回来吧,妈等你。她不管孩子需不需要,都会把家里能带走的东西拿出来,放进游子的行囊。她永远在那,保管着少年模样,保存着青春理想,不离不去。

人生最踏实的所在,就是在一处有人等待,有人守候。那一处,就成了心里最柔软的一处。真的,母校就是这样的一处。我的母院,现在要叫文学院了,老师听说我们要来说:快来吧,你们能记得回来就好。给我们准备出学院最好的会议室,布景、校歌、校徽、每人一套厚厚的纪念文集……母亲不见得富裕,但母亲从不吝啬。

今天见到老师们,新闻专业的谢锡文老师笑说当年给同学们布置了很多很多简直不可能完成的作业,但当同学们坚持下来就成就了课程的意义;刘悦坦老师说“即使不能照亮世界,我们也要努力成为光芒”;中文专业的马兵老师用历史文学和诗歌况喻给我们讲人生;臧丽娜老师讲她自己曾在讲台上的局促和紧张,倪万老师介绍新文院和新闻传播学院的发展,王欣老师说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才完全回归真实……

我们竖着耳朵听,我们瞪着眼睛听,我们倾着身子听,我们打开语音备忘录,我们开启手机视频,我们生怕错过一句话,我们不能漏掉一个字……比十年前的听讲认真得多,认真得多……以前觉得老师们的话说出来都似举重若轻,十年回味时才懂其中的呕心沥血。关于人生和理想,关于灵魂的纯粹,毕业以后再难谈起,只有在校园、在老师的口中才能听到了。

在小树林走一走,有同学说简直想哭出来。山大给了我们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在山大的四年抑或更久,她教给我们怎样给人生扎根。大家说在单位上,山大人的脾气就是不争不抢,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这性格太不鲜明了,因为踏实是底色,本就需要厚重。

今天是你的生日,生日快乐,我的山大。(我知道山大日记在10月15日,发布的是10月14日的日记,所以我要特意写下这句祝福)我们是已经不在你身边的孩子,莫怨纸短情长,哪管山高水远,天南海北今天我们回家。我们终于长大,祝你永远年轻!

最后还想致谢文学院的沈文老师、赵加鹏老师,谢谢您在我们回家的日子里,欣然照顾着我们。


【作者:原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8届本科毕业生 李啸闻 来自单位: 责编: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