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远
学生
物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观影活动参加者 李明远
>>详细雨后的清晨透着丝丝秋意,一丝风吹进床帘,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裹紧了毛毯。看看手机,上午7时的朋友圈里早已刷满“勿忘九一八”的图文。这个刻在民族记忆里的日子,再次以一种肃穆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有些历史,永不能忘。今天下午没课,我早早就去到电影院,参与物理学院组织的“共振爱国心,激发强国志”爱国主义教育观影活动,与170余名党员、师生一同观看电影《731》。两个小时的光影流转间,泪水数次模糊视线,内心的震撼更是久久无法平复,便想用文字留住这份沉重与思考。
影片开场前,董林聪老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今天不是单纯来‘看电影’,而是来上一节特殊的课——一节关于历史真相、人性底线与和平珍贵的党课。”话音落下,影院灯光渐暗,黑白的历史档案影像在屏幕上浮现,瞬间将我拉回94年前,那个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暗黑年代。
电影中的许多画面让我深受触动:手术台上冰冷的器械、受害者绝望的眼神、雪地里挣扎的身影等等,每一个画面都像一把钝刀,缓慢地、沉重地划在心上,戳中我的泪点。好几次,我下意识地别过脸,看到满眼泪水的师生挚友,却又让自己重新看向屏幕——我知道,对历史最大的尊重,就是直面它的全部真相,哪怕那真相带着刺骨的疼痛。
影片中最让我震撼的,就是它对“科学伦理”与“人性”的深刻追问。731部队的执行者打着“科研”的旗号,行残忍暴行之实,这彻彻底底背离了科学造福人类的初心。但即便在那样的绝境里,我还是看到了生命的尊严仍在缝隙中顽强闪光:有位受害的中国同胞,在被关押的日子里,曾一次次望向窗外掠过的飞鸟,眼神里那未被完全磨灭的希望,仿佛在无声宣告:“我还活着,我还期待着光。”这个镜头像一颗石子,在我心里激起长久的涟漪。
灯光亮起时,影院里一片寂静,没有人起身,也没有人说话。我们自发肃立,为那些在苦难中逝去的同胞默哀。六十秒的沉默里,我能清晰地听到身边同学的啜泣声,能听到怦怦的心跳,而我自己的手心也早已因用力掐着而泛白。交流环节,老师的话让人记忆深刻:“无论科学发展到什么地步,科研工作者始终都要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人,是伦理,是良知。”这句话像一把锤子,重重敲在我心上。是啊,我们总说“格物致知”,“致知”的前提,便是守住心中的“尺”。当科学与强权、非人道的意识形态结合时,产生的是不可估量的毁灭性的力量。探索真理时不能背离人性,追求进步时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而是要让知识用于创造和照亮前行的路,让知识用于守护生命与尊严——这是电影教给我们的,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警示。
回去的路上,我和几个同学一路沉默,平日的闲言碎语少了很多。今晚的夜空很净,星星明亮,仿佛历史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我想,这就是这场党课的意义——它不是要我们沉浸在悲伤中,而是要在我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对生命的敬畏、对和平的坚守、对责任的认知。我是学物理的,以后要用公式、实验丈量世界,但今天也深深体会到,更得用理性和良知守护文明。
历史不能忘,初心更不能丢!从此刻开始,我立志除了好好学习物理知识,更要时刻把这份警醒揣在心里,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心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务实行动,才不算辜负那些逝去的中国同胞,不算辜负这个和平的年代。
国耻永不忘,我辈当自强!
- 军训拉练出征发言新生 刘千词 [2025/09/17 22:45:12]
- 新生军训拔河比赛参加者 郭梁 [2025/09/17 19:48:13]
- 军训拉练活动参加者 马雨鑫 [2025/09/17 19:45:42]
- 国旗护卫队队员、管理学院新生 王艺卓 [2025/09/17 19:45:12]
- 网络安全宣传周志愿者 吴桂林 [2025/09/17 19:40:59]
- 青岛校区国旗班成员 白子豪 [2025/09/17 19:39:45]
- 生命科学学院教师 时永香 [2025/09/17 19:10:23]
- 环境研究院硕士生 张羽 [2025/09/17 16:40:12]
- 社会实践答辩者 刘兆理 [2025/09/16 20:45:55]
- 网络安全宣传周志愿者 熊士豪 [2025/09/16 20:38:03]
- 全国青年环保创新项目北部区域赛参加者 李卓浩 [2025/09/16 20:10:17]
- “山东大学最美奋斗者”姜波教授采访者 万瑜 [2025/09/15 22: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