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宣讲团成员 姜逸

发布时间:2019/01/23 09:08:33   点击:  

1月23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我跟随学院“改革开放布新篇,五四精神薪火传”寒假社会实践宣讲团赴淄博市博山区宣讲。宣讲团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姜楠带队,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计20人组成。我们先后前往“博山陶瓷博物馆”和“人立琉璃艺术馆”,了解了陶瓷和琉璃这两种中国传统艺术工艺的分类、历史等知识,随后我们在琉璃工厂参观了琉璃的制作过程,参观了省级琉璃艺术大师的作品并听大师讲解了不同作品的制作工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一件件精致的陶瓷和琉璃作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陶瓷博物馆讲解员向我们讲解了陶瓷的发展历史和各时期的特点。早在宋代,淄博市博山区就拥有了在全国盛极一时的窑厂,烧瓷的范围很广。制陶大师们结合陶瓷独有的工艺手段进行个性化的表现,给每一件作品赋予独特的意义,使其作品内涵上、形式上都展现出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这是对自然形态的观察、理解、归纳、夸张和变形,丰富多彩的色釉在上千度的火温之后变化各异,陶瓷艺术家们制造出符合创作意图的颜色釉,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的宋三彩,斑斓闪烁、稀有名贵的雨点釉,造型古朴、典雅浑厚的茶叶末釉等,让我们惊叹于艺术家们的技艺和智慧。

色彩绚丽、明媚是琉璃艺术馆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一件名为“鲤鱼跃龙门”的作品是在先后上了8层不同颜色的釉的坯上雕刻,使表面图案呈现出不同颜色的作品,雕刻角度和深度的精确及工艺的精湛让我们叹为观止。琉璃艺术馆中也不乏雅致古朴的作品,如“鲁派内画”就是琉璃艺术与书法、绘画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艺术家们精益求精的艺术品格和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

陶瓷和琉璃作为现代艺术的分支,是物质的产物更是精神的产物,表现了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对传统观念突破和审美的升华,丰富了表现形式,增强了艺术魅力。在当今文化自信的影响下,陶瓷和琉璃成为传统工艺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崭新艺术形式,树立了先驱地位。陶瓷琉璃文化也是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了独特异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中国,除了经济不断强大,还需要足够的文化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展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作者:2017级硕士研究生 姜逸 来自单位:艺术学院 责编: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