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本科生 张馨匀

发布时间:2018/12/14 09:43:55   点击:  

12月14日 星期五 晴

文化包容与文化自信,不能仅体现在形式上。

今天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上,冯胜花老师提到济南市历下区政府为4.5万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四套英伦制服,收到家长和学生欢迎。细细想来,却让我们对文化自信充满隐隐的担忧。

济南历下区中小学生免费穿上英伦范校服,一方面体现了社会思想观念的改变,更加注重中小学生年龄特点,注重校服舒适的同时增加美感,同时也体现历下区注重民生,可谓是一件与时俱进的好事。但经过同学们以及老师的讨论和点评,发现此事借鉴西方过度偏向形式化。

一是完全照搬传统英伦校服,忽略了校服背后的政治意义。英国中小学生校服以红、浅蓝、深蓝为主色调,尤其视深蓝为其正统,男生的领带和女生的领结以红白蓝条纹格子相间而成,与英国米字国旗遥相呼应。而罔顾颜色背后的意义完全照抄照搬,名为借鉴,实为失去立场。

其次是只重美观,忽视中国教育的国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北京一些地区进行校服改革,礼仪性制服美则美矣,但多为办学条件优越的学校引入,因为这些学校有足够强大的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更衣室,方便在进行体育活动及日常锻炼时更换衣物。上课老师也提到,目前英国中小学生校服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偏向于舒适和便捷,而我们如果还是将美观摆在首要位置,而不重视内涵,那便是流于形式了。

如上所言,是否意味着维持原有校服样式不变,不做就不会错呢?实则不然,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也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但中国的校服并没有发挥这样的功效,先有国内频频爆出的让社会和父母为之揪心的天价校服、毒校服时间,后有英国BBC纪录片引发老外对中国校服的吐槽思想保守、审美粗陋,中间还多次出现丑校服的话题大讨论。学生时代的青葱岁月,应是昂扬向上积极健康最能引发回忆的时光,而不应该因为频频的吐槽为之蒙上一层阴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期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中国的校服在现代化建设的十几年里都停滞不前,直到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出台,从引导学校自由选购、学生参与设计、规范校服市场等方面促进中国校服的现代化建设。而在选购时更需要注重自主创新性,凝练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从优质、合体、美观、舒适四个方面设计出适合中国学生的校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接受教育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注重身边传统文化的熏陶。文化自信建设任重道远,吾等上下而求索。


【作者:2016级本科生 张馨匀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李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