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海洋研究院教职工 张雪

发布时间:2018/05/25 06:39:13   点击:  

查看原图
  在海洋研究院工作三年,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深刻了解出海获得第一手数据的重要性,也常听师生们谈论辛苦的出海生涯。经手协助办理学生参加远洋航次手续很多次,有学生因为出海辛苦哭鼻子倒过苦水,也看到从印度洋发回的照片美不胜收。“出海”对我来说既稀松平常又遥不可及。
  有幸,海洋研究院决定于2018年5月21日-5月23日组织海试,这是海洋研究院第一次自己组织航次,我果断申请登船。出航前,张振山书记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作为管理者深刻体验真实的海洋科学工作,记录研究院第一次航行;二是借这次机会探索研讨师生出海管理的空白和不足。
  出航名单确认后,首先收到航次负责人翟惟东老师的海试实施方案,本航次租用海力号科考船(1100吨)。设置一个工作站点,具体位置大致在123°30'E 36°00'N。该站位于南黄海中北部,水深73m,航行时间自21日中午从女岛码头出发,22日进行海试,23日清晨返回女岛码头。和我的兴奋不同,申请出航的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学实验室,出行前几天就开始紧张又熟练的备航状态,从大型设备运输实验方案设计到船上实验室用的一个试管,每一个都需要认真准备,在海上,缺失的零件和试剂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补救。
  21日11:00的女岛码头,辛苦才刚刚开始。吊装多通道CTD采水器,布置船上实验室,工作重点是将所有的仪器设备固定住,防止航行中的晃动。午饭结束后,船长召集所有人员开会,教授救生衣的使用方法,并将随机排列的用餐座次被船长分成了四个小组,第一个工作是认清左右的组员,一旦任何人中途找不到或出现意外情况立即报告,第二个作用是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按这个小分队分别跟随船长、大副和两名水手分组逃生。这时我才意识到出海的高危性质和海上航行的不易,每一次出海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取数据。好在船长还是骄傲的说自己拥有40年的航行经验,33年的船长经验,任何极端环境都遇到过,有信心带着大家安全返航。
  船动起来时,一切又是另外一番模样。由于这次出行赶上变天下雨,出行不久船就开始持续性较明显的晃动。上船前活蹦乱跳的小伙子们一个下午就有一半开始晕船,呕吐,实验还没开始就已躺倒。出海经验丰富几位老师也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呕吐难受,却只是云淡风轻的说,晕是正常的状态,吐完就好了。仅仅三个小时,晚饭很多人脸色惨白,坐在一起互相鼓励着“很正常,但是一定要吃一些东西,不然没得吐”,然后就有人离开座位去清理自己,回来接着吃。心想“所以晕船在海洋专业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仿佛是每个人都需要过的一个小坎”。第一个下午的饭后主题就是在讨论晕船和互相照顾。傍晚,陆续躺倒的师生们竟然又在船上临时的两个实验室聚齐,开始准备第二天海试的材料,忙乱、充实、欢声笑语,耳边是隆隆的发动机声音一刻不停,躺在狭小的寝室里感受左右摇摆波峰波谷随机转换,回忆着早上仿佛有人说“明天停船会更晕”…
  果真,22日在眩晕中醒来,意识到船已到达站点,安静而有规律的摇摆,“今天要干活啦”。早饭时,海洋生物的孩子们依旧状态不佳,手拿塑封袋随时准备下一次眩晕,却也都调整到工作状态,每个人都带上安全帽走向甲板,打起精神开始早上的海试。船长和大副跟翟老师确认好CTD下潜方案后决定承担最危险的甲板协助吊装下潜工作,海洋化学组协助工程师仔细调试数据后检查,下潜。第一次数据取上来,由于仪器设置自动和海底距离10m,最终取样最深点为62m,每5-10m设置一个取样点。海洋化学组翟老师亲自带着试剂瓶和试管第一个冲上去开始取样,张永老师带着学生在现场开始实验,其实此时的CTD离海很紧,船依旧在晃动。海洋生物组也准备好过滤设备,宫先哲老师带着学生采集海水开始处理样品。经过第一次数据比对,短暂调试后,CTD又一次下水海试,此时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也同时下海调试,海洋信息组的学生认真询问几台仪器获取数据的原理和优缺点,以期能在后续的传感器研发中注入新的想法。甲板上已经能感受到雨渐渐下大,如果下午不返航,在海试地点将会有8级左右的风,海况会越来越糟。但上午的数据和仪器反馈似乎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在胡玉斌老师的坚持下,饭后在雨中又进行了第三次海试,下午2点才开始正式返航。
  看来好运气的我们恰好遇到一上午还算不错的天气能进行完海试,下午的甲板已经不断的有浪涌上来不能再站人,船摇晃的幅度也越来越大,可以听到海面上的风声。而此时的甲板依然有人在工作,海洋化学的杨庶老师在重新清洗固定仪器,以防晚上风浪伤到仪器。胡玉斌为抢救遗落在甲板上差点飘起来的设备箱,被涌起的浪扎扎实实的打了全身…夜晚,海洋生物学实验室里依然是哄哄的仪器转动声音,为抓紧处理数据,宫先哲带着学生轮流值了一个通宵的班。而这个晚上,我其实躲在房间里被强烈的晃动甩的七荤八素,心里默念,要相信船长。
  终于,太阳出来,23日是个大晴天,船行也趋于平静,实验室又陷入一阵忙碌,要打包好此行收获和一切行囊,海洋研究院第一次航次顺利结束。
  三天在海上的时间有时过的很快,有时又感觉很漫长。我说我无法想象在这么辛苦晕眩的条件下,出海2个月是什么状态,同事告诉我这次出海是非典型性海试,正常的出海就是不断的在站点采样、实验、抢时间睡觉和下一个站点采样中循环,当然还穿插着花式晕船。不禁对海洋人又心疼又佩服,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是我们大的理想,扎实的数据基础蕴含着代代海洋人的艰辛和努力。为你们,为我们,深深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