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的转化与写作”课程参与者 王一川

发布时间:2019/09/12 08:59:17   点击:  

9月12日 星期四 雨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风高只待云至,燎暑不须沉香。余虽不敏,然忞于文,慕而与《文化符号的转化与写作(稷下创新)》课程。西席者,著名文史学者、作家郑连根老师也。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开讲,学始于今。

“文路无尽誓愿行,文心无言誓愿通。文境无上誓愿登,文运无常誓愿兴……”台下群生目光灼灼,台上郑师且讲且吟“文学四愿”,一语而点透“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欲讲“中国故事”当推“文化符号”,欲勤耕广播当推“创新写作”。

郑师为作家而非山长,有“坐家宅男”本色,亦竭其力传为文心得。作家提笔非童生应试,其要非词章,非框架,非逻辑,而为一“心”:方其将心注之,可察人物之细微,入想象之深邈;后遇名章佳作,长诗短戏,亦当有反思之态;终得作家思维,以文心审视万物。作文实为信息收发:信息之收,需动感官而用心力,以尽广大而致精微;信息之发,需理乱丝而易为辫,以传己意而动人心。

当是时,问文化“误读”,公喜而抒臆:文化传播则必生“误读”,文化流传亦需面临现代审视。变,则活力存焉;固,则活力废焉。需有扬弃之心,承先人成果,守文化硬核,顺应时代而为创新转化,终成现实之用。

今漫威写美利坚之英雄梦,而韩剧写一方之大城小爱。然何者为国人当讲?国人又当作何讲?此为中国文化欲得国际话语之大问题。郑公为西宾,时高屋建瓴,时精细入微,文化高度与为文精巧使人叹服。童子何知,愿习而从,尽萤火微力于中华文化之传播,不枉聆于师教。


【作者:2017级本科生 王一川 来自单位:国教学院 责编:杨小雪 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