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涵
本科生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总决赛志愿者 王思涵
>>详细当“挑战杯”国赛的掌声响彻赛场,当获奖的喜讯在南京大学宣布,我们山东大学科协的志愿者们以赛事幕后保障者的角色,在忙碌与坚守中完成了一场别样的青春历练。
我们深知后勤保障人员对赛事顺畅运行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按照“及时响应,立刻行动”的原则,用“零差错”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出发前,大家反复梳理保障流程,细化分工:从参赛资料的最终核对、答辩道具的清点打包,再到行程路线的精准规划、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力求做到万无一失。抵达南京大学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对接赛事组委会、确认信息、踏勘场地、测试设备,为选手营造良好的备赛环境。

颁奖典礼上,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后,我们举起校旗,让“山东大学”四个大字映入大家的眼帘。骄傲与自豪如潮水般在我们心中汹涌激荡,此时,我们与山大紧紧相连,一同站在这片舞台上,共同奔赴属于山东大学学子的荣誉!
这场异地保障任务,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更是能力提升的契机。在与南京大学组委会的对接中,我们学习到了大型赛事组织的先进经验,感受到从流程管控到服务细节透露出的专业素养;在协助参赛团队备赛的过程中,我们近距离见证了选手们反复打磨优化项目的执着,感受到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挑战杯”宗旨;在团队内部的协作中,我们从最初的磨合到后来的默契,学会了高效沟通、快速响应,也懂得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这段经历,让我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也让我们对“责任”与“团队”四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决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参赛项目,涵盖了前沿科技、社会民生、文化创新等多个领域,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智慧与担当;在与其他高校保障团队的交流中,我们分享经验、互相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听到山东大学参赛队伍获奖的喜讯时,我们与选手们一同欢呼雀跃,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这段旅程,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能力的提升,更有对科创事业的热爱与对青春责任的感悟。我们将带着这段异地保障的收获与成长,继续以青春之力践行责任担当,在推动学术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 机械学院“新生杯”篮球赛冠军队队长 高英九 [2025/11/04 22:33:26]
- 排球比赛参加者 闫雨彤 [2025/11/04 21:35:35]
- 威海校区心理情景剧大赛参赛者 闵一焓 [2025/11/04 20:38:12]
- 齐鲁交通学院青年学生骨干领导力训练营第二期专题培训参加者 金勃丞 [2025/11/04 20:12:36]
- 信青杯班赛四强赛观看者 白子豪 [2025/11/04 19:18:06]
- 机械学院乒乓球团体友谊赛参与者 李延航 [2025/11/03 21:04:17]
- 管理学院心理运动会参加者 胡艺萱 [2025/11/03 20:39:34]
- 网安学院羽毛球赛参加者 周思琪 [2025/11/03 20:34:04]
- 商学院红色党建专题培训班参加者 曲昭杰 [2025/11/03 20:29:28]
- 艺术学院民族乐团成员 商琪曼 [2025/11/03 20:21:24]
- “面塑传情,指尖遗韵”志愿服务团队成员 何扬帆 [2025/11/03 20:13:28]
- “添翼工程”象耳山登山课参加者 罗永铨 [2025/11/02 21:5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