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工作人员 王雅迪

发布时间:2020/04/26 09:45:27   点击:  

4月26日 星期日 晴

疫情挡不住干事创业的脚步。“来上班啦!”平凡的一天伴随着安保人员入校测温的和煦问候开始。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的春日,一晃来到山大已经一年多了,我也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变成轻车熟路的老兵。一年来,有幸见证了山大人文社科“由大到强”的历史转变,而今又值学校“强院兴校”行动开展,不禁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作为学校的一员,我眼中的“强院兴校”一直在路上。去年4月,在我刚刚融入山大之时,正值学校召开人文社科学术工作会议。那次盛会明确了新时代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的发展理念、道路、路径和举措。根据会议精神,学校陆续推出了加快推进人文社科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系列文件,紧锣密鼓地落实推进各项工作,我也有幸跟随领导同事们走出办公室、走进学院,来到学者身边,参与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之中,亲身感受了大家的风采和学校改革的扎实脚步。去年6月,学校就趁热打铁,召开了人文社科青年学者学术座谈会,通过宣讲解读推动新时代文科发展的若干举措,为年轻学者们助力、鼓劲、加油;同时,“青椒”们也从使命责任、人才引育、学科交叉、学术评价和教书育人等诸多方面,结合个人经历和治学感悟建言献策,诸多意见建议和期待心声都对我们的日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月,我又跟随前往部分人文社科学院,参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针对提升学术核心竞争力、学术评价和学风建设、科研组织与服务等方面,深入交流和沟通,收集记录学者提出的各类问题和意见建议,以便逐条提出破解思路。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使我认识到,学院和学者是学校开展一切科研工作的落脚点。我对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尽心为每位学者做好服务,就是为“强院兴校”添砖加瓦。

种好梧桐树,不愁凤凰来。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为人文社科的发展栽下了梧桐树,更为“强院兴校”行动的推进打好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学校“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的关键节点,我想,个人应该如何更加精准地开展工作,才能不负韶华、不负山大人的使命担当呢?

一是要做好宣传调研,加强沟通交流。要做到“学院吹哨、部门报到”,就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宣传调研,加强与学院和学者的沟通交流,在项目管理、平台建设、团队培育、学科交叉等方面加强与学院、学者等的沟通联系,做好业务指导和服务,厘清管理的业务权限和责任边界,充分调动起学院的积极性,解决学院和学者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完善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围绕以“放”为主、“管服”跟进、结构优化、减权增效的原则,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抢抓机遇,完善科研系统各项功能模块,梳理精简业务流程,做好项目培育时刻表,提供项目结项事项单,将疫情“暂停键”化为“快进键”,提升科研服务质量与效率。

三是不断总结思考,提高业务水平。为学之道,必本于思。要积极参加各类座谈会、讲座和调研活动,研读国家大政方针、梳理学校规划文件,密切关注思想领域动向,在关键问题上站稳立场。勤学善思、多问笃行,不断丰富思想认识和知识水平,推动工作开展,为“做强学科、做强学院”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强院兴校离不开每个山大人的努力,我要把自身的成长寓于学校的发展建设之中,以自己的切实贡献推动山大文科的发展,助力实现学校“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作者:工作人员 王雅迪 来自单位:社科院 责编:赵雨晴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