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搬迁亲历者 靳桂云

发布时间:2020/07/11 10:00:50   点击:  

7月11日 星期六 阴

从50年前辽西山沟里的放羊娃成长为今天的大学老师,我体会了各种艰辛与安适,困苦与幸福。一路上,我遇到了太多的好运。这次实验室搬家,好运又一次降临到我头上。

从1997年开始做植物考古、2006年开始尝试地学考古研究,到今天,我从全国将近25个省市的很多考古遗址中采集了各种样品,但一直没有进行过全面整理,更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样品。按理说,这次搬家是摸清我的样品家底的好机会,可是巨大的工作量,让我一想起来就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再说,搬家之后,样品都打包了,我怎么完成我的自然基金项目呢?幸运的是,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艰苦努力,搬家工作中最艰巨的土样整理和打包工作结束了。

我的博士研究生杨凡承担了301和302两个实验室的所有实验样品、耗材、玻璃陶瓷仪器的整理和包装。这个实验室虽然名称是微体植物(植硅体、淀粉粒、孢粉)分析,但实际上,环境考古、地学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陶器考古、石器考古等实验,都曾经在这个实验室开展,有些同学做完实验之后就把剩余的试剂留在了实验室,导致实验室有多种试剂存留,清理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们的本科生助手,也非常给力。19日,2017级庞轩、2016级李粤、2017级郭风鸣、2017级尹祥先后返校。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积极主动,而且非常认真负责。文史楼三楼的木板房,主要是我和陈雪香老师存放的植物考古和地学考古样品。但是,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里既有成袋子的陶片和石器,也有动物骨骼。而且有时候不同类型的样品还混装在一个袋子里。我的小助手们,仔细检查了每个袋子里的样品,把不同样品分别捡出来,写上标签,然后送到相关的实验室。要知道,他们中有三个人从来没有参加过考古发掘,他们能对考古样品有这样的理解和认知,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对考古学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山大考古的基础知识讲授与学习是非常高质量的,尤其是传统考古学的教学这部分。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完成了所有样品的整理和打包任务。到7月6日中午,我们一共整理、打包了349个土样箱子,同时把每个箱子里装的土样都作了详尽的记录。

植物考古和地学考古实验室,最大的财富就是土样,整理仓库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最多的耗材就是纸箱子和胶带,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提出要求,负责后勤保障的陈良乾主任就立即下单购买;考古学系的搬家总指挥唐仲明老师,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土样尽可能集中安置。对此,我的感动无以言表,内心深处感到“震动”。

近几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越发意识到,在学习、工作中,曾遇到过那么多帮助过我的人给我带来好运。我感谢他们,感谢我遇到的所有人。


【作者:教授 靳桂云 来自单位:文化遗产研究院 责编:杨小雪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