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21 09:22:45
点击:
每周四,我都会行走在去青岛的路上。这不是一场去看“八大关”或“第二浴场”的旅游,而是一次行程急促的教学之行。
今天和以往的周四一样,五点多钟就起床,开始做去青岛校区的准备。早饭根本来不及吃,只能带上一些方便食品。教具和课件是万不可少的,检查再三,以保证带齐。
六点左右从家中出去,去赶七点十六分的动车。通过滴滴叫了出租,二十分钟后到达济南火车站。取票、验票、安检、候车、检票、再候车,一大串的手续、等待和忙碌后,终于走在了去青岛的路上。
一路无话。九时五十五分,动车到达即墨北。出了火车站,直奔山东大学班车停放点。幸运的是,顺利找到了班车。其实,就是找不到班车,心里也不会慌,即墨北火车站发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136路公交半小时一趟,乘坐非常方便。
十点五十五分,班车停在了青岛校区凤凰居教师公寓附近。办完教师公寓的手续才意识到,是时候去安抚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了。
青岛校区的食堂在校园南北中分处的东北角。刚过十一点,食堂用餐的人还很少。碰到几位相熟的老师和同学,简单打个招呼便直奔面食窗口,来了一大碗刀削面。
十一点三十三分,回到教师公寓。简单休息一下,以消弭太过早起而致的困倦和疲惫,保证下午上课时的头脑清醒和精力充沛。午后一点钟,走出教师公寓,赶往E2102教室。
到达教室后,离上课还有八分钟,先检查投影、电脑、无线麦克是否正常。期间,法学院2016级的同学们已经陆续将教室坐满。一点三十分,课程正式开始。
今天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涉及搜索引擎检索命令和文献类型的识别。这是《文献检索》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检索命令和识别文献信息类型是全面、准确获取文献的前提,善于应用才可以做到获取文献时的事半功倍。近两个小时的课程中,我试图将检索命令和文献类型识别的相关知识,尽可能多的教授给这些爱学习、爱山大的孩子们。
当我宣布下课的时候,掌声在教室里轰然而起。也许,这是我和一百五十位同学共同激动的一堂课吧。同学们,谢谢你们喜欢这门《文献检索》课!仅此一点,就不枉我一日内数百里行程的这趟奔波。
按照正常时间下课,没能赶上午后三点半的136公交车。好在天还不冷,我就近在公交车站找块石头坐下,等四点钟的那趟公交。五点十分左右,136路车将我顺利送回了即墨北站。
返济的动车晚七点十五发。晚九点五十四分,动车到达济南。搭出租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四十分了。进家门时,我把动作尽可能放得轻微,不愿去惊动早睡了的家人。到此,青岛校区一天的教学行程才算真正结束了。
今年是学校青岛校区运行的第一年,作为青岛校区教学工作的首批参与者,我今日的行程,应当只是青岛校区大部分职工日常行程的一个缩影。正是这些人共同辛勤地努力,才保证了青岛校区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青岛校区濒临大海,肯定也有些教师会像我这样,根本没有时间去海边吹吹海风,或者赤足到微热的沙滩上散散步。我们能做到的只有站在青岛校区空旷的校园里,远眺一下因海而洁的蓝天,听一听因海而柔的微风。
青岛校区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每天都能看见,那些在路上为青岛校区奔忙的人们。青岛校区美丽的校园,也早已烙上了辛苦工作者们的身影。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成为了青岛校区的一部分,勇敢、坚韧地陪着青岛校区成长!
【作者:图书馆 李修波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