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3 09:34:19
点击:
为了鼓励同学们在钻研学术之余积极锻炼身体,前两天,我院研究生会和学生会联合举办了2016年历史文化学院“悦跑青春”大赛,我有幸代表全体参赛同学发言。当天,虽然是晴天,但是气温已经接近零度。在这样的季节,鼓励大家走出宿舍,走上操场,似乎更能体现此类活动的意义。大家的热情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寒冷而有丝毫降低,都排好队伍,等待活动的进行。在发言中,我谈了自己的跑步锻炼的经历和感受,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
从去年入学开始,我就注意体育锻炼,晚上下自习后,都要来到操场上跑10圈,用时30分钟。跑完之后,我会在本上记下来,做到心中有数。我基本上能够每天坚持。刚开始的时候,跑完会腰酸腿疼,躺在床上浑身难受,但是坚持半个月之后,就一点事都没有了,形成了习惯,不跑反而不舒服。
坚持跑步,我受益颇多。首先是体质明显增强,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更好了,大脑的思维也比以前活跃了。此外,还有一个更明显的好处,那就是减肥成功,刚入学的时候,我体重180斤,我的这张脸,长度和宽度是相等的,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我成功减肥40斤。
有的同学说:“现在学业负担这么重,我要上课,要看书,要写文章,要参加学术会议,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锻炼身体呢?”我认为,以任务重、时间紧为由而拒绝健身,是一种短视的行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即使有挟山超海之志、经天纬地之才,那也难以施展,起码要打折扣。陈寅恪是公认的史学大家,“以陈先生天分之高,学养之深,语文工具之博备,诚为旷世难得之人才”,但是他的研究成果从数量上来看和他的才华很不匹配,严耕望分析说“最基本的原因是身体健康太差”,这一论断发人深省。
如今,我们的“悦跑青春”大赛仍然在进行中,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主要的问题不是运动量太大,而是运动量太小;不是跑的太快,而是根本不想跑。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大家的健康意识,鼓励大家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出书斋、走上操场,把锻炼身体真正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我相信,在坚持一个月之后,参赛的同学们都会像我一样,拥有崭新的体验,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2015级 张文杰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张健 思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