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赴华东师范大学交流生 臧云行
发布时间:2016/12/02 09:14:06 点击:
12月3日 星期六 晴
转眼就到了考试月,这也意味着我在华东师范大学的交流生活也修满了一学期。在华东师范大学交流,这里的日子是充实而独立的。
充实的交流生活。
课程安排紧凑。华东师范大学的课程与山东大学的课程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在这里的交流时间只有一个学年,如果想了解和学习这些课程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跨专业和年级选课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特色,也给交流生的我们提供了便利(我现在同时跟师弟、师姐、美术系以及经济学院的同学一起上课,这样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学习我感兴趣的课程)。
兼职。华东师范大学专门有一个“华师大家教中心”,同学们可以通过该平台领取家教任务,使同学们找家教变得规范化并且更加便捷。我也通过该平台找到了一份兼职,足够支持自己的生活费。
与新同学的无缝连接。
迅速适应新环境。作为交流生的我在华师大相当于插班生,一开始我还很担心怎么融入新的班级。与同学们一接触,大家相同的运动兴趣使我很快就与华师大的同学们打成了一片,新同学还举办了迎接交流生仪式。在互相的帮助和了解中,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朋友也多了一大波。
交流学习知识。一起从山大交流过来的英语系同学与我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组团旅行、拼单。我们怎么会放走这个学习英语的好机会呢?跟着我们运动是不是也越来越频繁了呢?
可爱的新同学。认真负责的小胖班长(一开始的交流生活多半依靠兢兢业业的班长),爱开玩笑、搞怪而善良的414宿舍,古灵精怪和大大咧咧的班花,和活泼的班草们……
背井离乡迫使独立。
第一次出山东省,这一去就是半年的时间。虽然思乡,也确实锻炼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第一次坐高铁、地铁,第一次到上海,第一次兼职…这些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回想一下还有点小得意。陌生的城市和新同学,从疏离到熟识,从迷茫到清晰,从不适应到渐渐喜爱……我对未来交流的日子也越来越期待了!
通过学习对比,华师大学生的学习氛围很自由,山大的学习氛围则是充满文艺范的,两者各有特色。我的山大,我的家。想念你的美,想念你的好。
【作者:体育学院 2015级 臧云行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