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济南老商埠区游览者 詹逸珂

发布时间:2017/01/24 10:24:59   点击:  

1月23日 星期一 晴
  考试周转眼已过去一周有余,同学们大都回到家中,准备迎接新春佳节。由于我家离济南不远,许多亲戚朋友也都在济南居住,所以时常会再回来游玩,探亲访友。今天借着来济南看亲戚的机会,我游览了济南的老商埠区,感受它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浓厚的古典氛围。
  来之前我了解到,老商埠区是济南非常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时至今日,老商埠区早已不再具备商业与金融的功能,但却承载着众多市民对历史的回忆。一出火车站向南走,就可以看到许多风格独特的西式建筑。它们和济南明媚的阳光相映照,虽略显破旧但不失古朴,似乎诉说着一段段引人深思的故事。济南自二十世纪初成为通商口岸,是全国第一座自开商埠的大城市。德国殖民者占据胶澳后,伴随着胶济铁路的兴建,势力延伸到省府济南,使资本的触角深入山东腹地。济南站的南面便是胶济铁路陈列馆,这里曾是胶济铁路通车后清政府兴建的铁路站房,是一座古朴的欧式楼房,恢弘而庄重,富有历史与时代感。这座站房与当时北面德国人修建的津浦铁路站房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车站两个站房的奇特现象。后来到了上世纪末,北面的老站因客流承载量不足而被拆除改建,南面的站房则改建为历史陈列馆,留存至今。
  陈列馆的西面,是旧的铁路电报房,整个建筑以褐色为主色调,窗沿造型别致,熠熠闪光,具有浓郁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或许修建它们的建筑师有很高的审美品位吧!再往里走,火车站的熙熙攘攘与车水马龙不见了,街道多了一分静谧与祥和。在经二纬三路口附近,我看到了许多邮政金融部门的历史建筑,诸如德华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以及山东邮政总局旧址等。在纬二路上,还有清末民国时期德国铁路专员的二层别墅,现在成为民居,老式的窗户和烟囱清晰可见。往西走,还有著名的蔡公时纪念馆和经四路老礼拜堂。尤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经二路原山东邮政总局的旧楼房,外墙红白相间,阳光透过树桠,在楼上留下斑驳的光点,狭窄的街道上,悠闲的行人和车辆缓缓穿过,颇与上海老城的狭窄弄堂相似,的确是很有韵味。
  虽然现在老商埠区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老字号,如瑞蚨祥绸布店等,但多数建筑则或成为民居,或成为办公处所,或因年久失修,成为废弃的“老古董”。毫无疑问,老商埠区的建筑对记录济南近代的发展演变有很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是历史的“活化石”,需要悉心保护。然而,现在我们对老商埠街区的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走在小路上,身旁的老建筑虽然古朴厚重,但大多灰暗无光,窗户玻璃破碎,门闩门帘等也多有破坏。如果年久失修一直这样持续下去的话,对老城的文化遗产无疑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对老街区的规划与管理者来说,是保护?还是置之不管?抑或是有限度的开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觉得,以保护为大前提,适度开发,在开发中加强保护或许是可行的办法。把老商埠保护好,就是保存老济南的近代记忆;只有保护工作做得更好,老商埠的独特魅力才能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提高知名度,让老商埠的规划和保护赢得更广泛的公众理解与支持。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2014级 詹逸珂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