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柬埔寨支教活动参与者 王怡心

发布时间:2017/02/07 10:33:25   点击:  

2月7日 星期二 晴
  我来到柬埔寨已经两天了,今天刚刚见到Sok Schoo和孤儿院的孩子们,感触颇多。
  在国内便听说过Sok先生这个人,他一个人收养了40多名柬埔寨孤儿。领队告诉我,Sok先生本身是个孤儿。2000年,他为了生活到达暹粒市内,在饭店做过服务员,在街上做过Tuk-Tuk司机,在吴哥窟做过导游……为生计,苦活累活全做过,但最高收入也只是一天六美元而已。
  暹粒周边乡村及其不发达,道路旁常看到奄奄一息的遗孤。最开始时,他仅是在工作途中捡回这些孩子;慢慢地,一旦有重男轻女的家庭养不起刚生下的女孩,便把她们悄悄遗弃在Sok家门口。从小无父无母的他,也许是动了恻隐之心,想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2006年,Sok用自己的每个月微薄的救济金开办了一家孤儿院,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11年来,Sok不断收养孤儿,并呼吁村子里上不起学的家庭送孩子到孤儿院学习,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
  今天我见到了他,35岁的Sok先生却已经拥有了50多岁的沧桑。他说:“在柬埔寨的乡村,人们不会攀比谁比谁过得好,他们只关注一点——能否在这里生活下去。”听到他的话,我感到Sok先生真了不起。 
  其次,是孤儿院的孩子。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封闭,那么内向。Sok将稍大的孩子送入学校接受正规系统的文化课学习,稍小的儿童在孤儿院受到志愿者的照顾。也许是见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非常兴奋,孩子们很热情,一见到我们拉着我们做游戏,讲故事,给队里的女同学编辫子,充满着天真烂漫。他们的睫毛很长,眼睛很大,上课时而认真,时而又有些调皮,每当你生气的时候,他们便会装作很可怜的样子望向你,让你难以板起脸来。他们喜欢Youtube,喜欢新鲜事,喜欢旋律优美的英文或中文歌,喜欢一切没有见过的小玩具。他们大多想要成为医生、护士或者老师,用他们的原话说,“Because that could help more orphans like us.” 
  今天听到“学习上课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了”,顿时感觉特别心酸。脑子里突然想起《童年》中的一句歌词——“当无忧的童年变成一张张相片,我开始体会从前的艰难。”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够全情投入,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快乐!


【作者:基础医学院 2014级 王怡心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范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