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临床医学院本科生 李宜瑶

发布时间:2017/03/11 00:54:41   点击:  

3月10日 星期五 晴
  纪录片《人间世》里面有一集名为“告别”,讲述的是上海一所临终关怀医院里面发生的故事。
  什么是临终关怀呢?大二时修过一门课,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地了解这一概念:临终关怀就是对濒临死亡病人的照顾。生和死,大概是是最大的事情了,我们非常重视生,一定也不要忽视死。中国人非常忌讳死,凡是与死亡有关的事情,都是晦气的。但是明明死应该和生是同样重要的,人们应该自己选择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我不禁假想未来的自己,作为一名医学生,深谙医疗科学的局限性,我们的现代医学并没有发达到起死回生,让人长生不老的境地,死亡永远是不能回避的话题。癌症晚期的患者,他们经受的疼痛也是常人所想象不到的,在这种煎熬与无望的情况下,由临终关怀便衍生到了安乐死的话题。
  晚上,我们医学伦理学小组对安乐死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我们都有选择死的权利和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我想,用人的权利来证明安乐死的意义是最有力的根据。当死亡不可避免要到来和当你正在经历忍无可忍的痛苦的时候,作为一个有完整自主意识的人,有选择自己死亡方式的权利。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死的权利”,而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医学生,尊重人的生命是人道主义的最基本态度。生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死亡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的尊重生命的态度理应包含尊重死亡,而临终关怀就是对死亡的尊重。
  所以想要安乐死真正成为现实,它一定是在临终关怀的理念指导下的产物。一个敏感而有尊严的人,如果他感到自己已经被放弃了,肉体痛苦再加上精神痛苦将是完全无法忍受的。如果这时候他提出安乐死,那意味着,他要求的不是安乐死,而是:他不希望再跟这个世界有任何联系了。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临终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医德注重义务,而现代医德更加注重生命的价值,注重人的尊严和权利。社会在进步,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一员,我们应该积极推动这一切。
  愿每一个生命过得漂亮,愿每一个生命走得有尊严。

【作者:临床医学院 2013级 李宜瑶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