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援鄂医疗队队员 高妍

发布时间:2021/03/15 10:55:34   点击:  

3月15日 星期一 晴

记得2020年2月9日,因为一场疫情,我第一次来到武汉。52天里,医疗队全体人员努力工作,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家乡。时隔一年,再次踏上武汉的土地,心里更多的是一份从容,一份对去年抵汉却无缘武大樱花这一遗憾的弥补,是一份向往,一份“回家”的期盼。

从机场出来,我选择了乘坐地铁前往去年的驻地,为的是看看我为之奋斗过的武汉最具生活气息的一面。地铁上乘客众多,虽然还是全部带着口罩,但是人们露出的双眼、交谈的神情、行走的步伐,无不呈现出一种随意、安详的生活状态,与去年我所见到的路上空无一人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让人心情愉悦的是,11号地铁线的车顶是蓝蓝的天空,抬起头望向天空,心情莫名的舒畅。

去年入住的酒店,在我们完成抗疫任务返回的当天向我们承诺:今后医疗队员再来武汉,免费住宿。还记得去年当我们都忙碌在疫情一线的时候,酒店便一心一意地按我们的口味准备食材,也经常询问我们的饮食要求,确保我们不管何时下班,都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最让人感动的是,返鲁当天,他们全体员工从凌晨就为我们开始准备他们并不擅长的水饺,“上马饺子下车面”,他们用生疏的双手捏出来的各式各样形态的饺子,让我们归心似箭的心里,感到了家人的温暖。这次,听说我要回来,他们提前安排了我曾经住过的809房间,在我深夜到达酒店的时候,酒店经理率领部分员工热烈欢迎,还送上了可口的饭菜,让我倍感温暖。

武大樱花闻名遐迩,去年疫情的复杂、工作的忙碌、管控的需求,让我们无暇欣赏,失之交臂。欣慰的是,武大邀请抗疫医护人员重返武大赏樱花,弥补去年的遗憾。漫步在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武大校园,欣赏着满树竞相开放的樱花,呼吸着弥漫清香的空气,感受着我们曾经为之奋斗的幸福生活。校园里满是去年赴武汉抗疫医护人员和随行家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相互拥抱致意,合影留念,悠闲自得地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

上个周六,登记入校赏樱的抗疫医护人员及家属有1.2万,武大专门配备了赏樱医护专场志愿者600余人,其中有学生,也有老师。从我们进门开始,就有人主动上前,为我们引路、讲解,分外贴心。给我讲解的志愿者是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他热情地向我介绍着武大的樱花分布、建筑特色、学院设置,还不断向我请教当初逆行的种种经历和感想,并且真挚地感动于我们当初的无所畏惧,感慨于我们所传达的抗疫精神。能够给当代大学生树立一种正能量的榜样,也是抗疫人员最欣慰的事了。

我们医疗队此前支援的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7病房,属于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区,从接到任务到着手准备,再到顺利接诊,只给了我们短短24小时的时间。我们不负众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顺利完成任务。我们与同济医院的战友并肩作战,不分彼此,一同经历了那段难忘的时光。回到曾经战斗过的战场,病房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房间的设置变了样,但是熟悉的场景仍然可以把我的思绪,拉回到300多天前。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时光,换好防护服后和队友认真检查,两两走过那段狭长的缓冲区,推开那扇隔离病区的大门,进入到另外一个空间——那里,有需要我们的患者,有与我生死与共的战友,有着南丁格尔的誓言,有着我要为之付出一切的责任。从选择了这个职业开始,从递交了请战书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人会退缩,只知道要一往无前地战斗。这就是我所有战友的心声,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信念。

20多个国家医疗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远万里来到同一个地方,我并不认识她们,每天也只是在通勤车旁打个照面,所有人都带着厚厚的口罩匆匆而过,只能看到那双双清澈纯净的眼睛,甚至于我都不知道有哪些医疗队的存在。在抗疫纪念园里,每个医疗队都种下了一棵桂花树,树前面的石头上雕刻着医疗队的名字,桂花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茁壮成长,伸开枝叶守护着我们的战斗成果,向世人宣告,我们曾经来过,我们曾经为抗疫事业奋斗过。我们的名字虽然没有留在那里,但是,我们的抗疫精神却永驻同济。

经历过生死的磨难,才懂得生命的可贵,这一年,感动于国家的力量,感动于国人的守望相助。我想,不管经历了多少年,我都可以十分骄傲地告诉女儿们:妈妈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曾经参加过援鄂抗疫,她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无愧于自己的国家,也无愧于自己的亲人。正因为有了医疗队员们这种奉献精神,才能稳定住疫情,才能保证亲人的安全。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许许多多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逆行出征,救国人于危难,这种精神需要发扬光大,需要后辈人的传承。

如今,我们都已经回到了正常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真希望,今后不再有病痛,不再有疫情,惟愿家人体健,国泰民安!


【作者:山大二院援鄂国家医疗队队员、核医学科副护士长 高妍 来自单位:第二医院 责编: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