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政管学院讲座听众 孙先正

发布时间:2017/06/23 09:50:18   点击:  

6月22日 星期四 雨
  大学的一种优势就在于为学生提供前沿思想交流的平台。古时齐国的稷下学宫,汇聚了一大批先秦诸子,他们在临淄讲学、辩论,在交流中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思想成果,到了现代,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方法,比如慧能的《坛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等其实都是对讲稿的总结。上大学以后,我先后在齐鲁大讲坛、山东论坛上聆听了许多大师的教诲,通过这些讲座,既能了解到学科前沿的理论,还能接触到老师独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这些对于学术研究都是极有裨益的。听说学院将要举办新一次的“稷下风”讲座,不由得见猎心喜,慕名而来。
  今天的讲座邀请到了担任复旦大学国政系副主任的张建新教授,他的报告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盛宴。国际政治经济学一直是复旦大学的一项优势学科,也是我们这学期才上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次张教授来山大讲课,选的题目十分贴近当前的热点,是“中美关系与亚太地缘政治局势”。尤其是从奥巴马“重返亚太”战略出台以后,这个课题已经在国际政治领域内成为了热点,因此我心里对今天的讲座有了些小小的期待。张老师口才很好,全程完全脱稿,案例、数据却信手拈来,显示出了扎实的学术功底。他围绕着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中美关系背景、美国战略、热点问题以及中国的应对。张老师首先梳理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美国在当今时代对外战略变化的动因。随后他以霸权稳定论等经典理论开头,从贸易、结构性权力以及全球领导力等角度对美国国内情况作出内容翔实的分析。最后,张老师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对半岛事务作出了解释,并为中国提出方案。在答疑环节,他还对同学关于自由贸易的疑问,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经济理论相对比,对两种思想的矛盾作出评析,指出理论必须同实际相符合。
  听完讲座以后,我的第一感受是平时的积累太少,自己本专业的专著并没有看多少本,交叉学科的知识了解得也太少了。除此之外,这次讲座也在思路上给我很大的启示。总的来说,今天收获很大,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参加更多这样高质量的讲座。


【作者:政管学院 2014级 孙先正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