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齐鲁遗风”调研团成员 郎月
发布时间:2017/07/12 09:30:02 点击:
7月11日 星期二 晴
7月11日,我和山东大学“齐鲁遗风”调研团的其他五名同学一起采访了济南“泉城兔子王”的传承人杨峰老师,并参观了杨老师的工作室,感受到了许多济南的传统文化。
在采访过程中,杨峰老师表示,济南兔子王是许多老济南人儿时的回忆,而现在人们对它的形象已经不再熟悉,或被称为“兔爷”甚至“兔八哥”,这也体现出近些年来兔子王在人们心中形象的缺失,也是支持他坚持这项传承的动力之一。
济南兔子王的形象来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有一年八月中秋,济南的老百姓遭受了一种瘟疫,人们苦不堪言,只能乞求上天保佑。在月宫中司职捣长生药的玉兔知道了这件事,就衔着仙药做成的药饼下凡来到泉城济南。但是受灾的人很多,它想尽快地把药发给大家,但又苦于没有什么良策。正当这个时候,它听到淙淙的流水声,因为济南是泉城,老百姓多是饮泉水生活。于是玉兔将药饼捣碎,塞到了济南的72个泉眼里。仙药随着泉水流遍了泉城的大街小巷,老百姓喝了泉水,自然把当时的病治愈了。人们知道是玉兔下凡解救了老百姓后,每到八月中秋月圆的时候,人们都会请一个泥塑兔子神回家,供在案桌上,中秋之夜,女人和孩子还要给它行礼、祭拜。这就是济南兔子王的由来。
杨老师告诉我们,他年轻的时候就对泥塑感兴趣,后来学习了美术,做了室内装饰的工作。在偶然的机会下开始创作兔子王并得到肯定后,内心的兴趣和理想驱使他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并开始全力创作兔子王。对于兔子王技艺的传承,杨老师表示现在跟随他学习并愿意将这份传统作为未来工作的人还很缺乏,但他会用更多样的形式将济南兔子王向外传播。
杨老师还邀请我们参观了他的工作室,我们发现除了兔子王的作品以外还有许多老师创作的描绘济南老城风貌的瓷盘作品。杨老师表示,他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对济南老城的景观有着很深厚的感情,看着这些景观逐渐的改变甚至消失,他也十分感慨,就希望用这种形式把儿时的记忆保留下来。
这趟探访“泉城兔子王”之旅让我们更为深入的了解了济南兔子王的文化,也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执着。
【作者:国际教育学院 2015级 郎月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