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7 10:35:35
点击:
去年五月之前,山东大学于我而言是一个敬仰的名字。
由于疫情影响,一切本该平淡且按时的进度都被打乱了。那时的我,正在焦急等待延期的硕士研究生成绩查询,也在焦急等待延期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当时心里只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考研的最后一战,也最为关键的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心心念念的山大,你一定要等我!”因为家在湖北,我深刻体会到了疫情的“暴力”。那段时间,我一边每天关注新增病例与治愈出院病例,一边协助居委会和乡政府负责生活必需品的购置和口罩发放,一边准备复试。自从看到机场那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的机场“偶遇”,更是坚定了我一定要上山大的决心。可是那时的我,好像还并没有理解我与山大的关系,也没有深刻体会这所即将建校百廿年、拥有厚重历史与家国担当的高校它所承载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
复试结束了,看到拟录取通知,随后收到录取通知书,我无比激动。那时的激动在于感谢努力付出的自己,感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我终于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我会一一给我的亲戚、朋友、同学“不厌其烦”地说:“太好了,我终于考上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我的家人也会开心地跟别人说:“我儿子考上了山东大学的研究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对别人提起山东大学时,带给我的是一种荣誉,也是自己辛勤耕耘的硕果。这时山大于我,是一种喜悦和荣誉。但其实,当我看到“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时,我在想为什么山东大学会用这句话;为什么一提起这句话,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山东大学。这句话,正是在我开学后让我真正全方位认识山东大学的“一把钥匙”。

终于,新生报到,我从千里之外的湖北来到山东。一千多公里路程、十多个小时车程,也没有丝毫消减我的期待与激动。出站时,我感受到了志愿者的迎接与问候,他们一边核对我们的信息,一边发放爱心包,一边带领我们找到回学校的车。那一个多小时回学校的路程,是我觉得最漫长的,很累却睡不着。知道将近学校,那熟悉的校园出现在我的面前,这个时候,我尽可能压抑喜悦显得淡定的心再也压抑不住了:“这也太美了吧,这就是我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啊,山东大学,我没负你,真的来了!”作为一个萌新,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和有趣,东望望、西望望,总是看不够。这时我意识到:“哦,我也是山大人啦!”

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和开学典礼上,我听到了关于山大的前世今生、关于山大的历史、关于山大人的情怀。自山东大学堂试办以来就提出,“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早已亮明为国育贤之心。从闻一多到臧克家、从老舍到华岗、从童第周到王淦昌、从八马同槽到冯陆学术伉俪,无不彰显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我的思考和疑惑豁然开朗。这种宗旨非为历史,而是一种传承和积淀。从山东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的全力援助,更让我看到了“山大人”在国家与民族面前的使命担当,这种承继与担当,生动地诠释了“山大人”的内涵、也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山东大学”、什么是“山大人”,更让我理清了我之于山大的关系。此时,山东大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种喜悦、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凡我在处、便是山大”的责任与担当。

你,并非一个名字,而是具有深远历史与优秀品质的文化基因;你,并非仅仅是建筑与校园,而是养育一代又一代民族脊梁的沃土;你,正是那个历经沧桑却依然生机勃发、奋勇前进的勇者。
注:本文为“百廿校庆作品征集”活动投稿。
【作者:2020级硕士研究生 陈钊 来自单位:政管学院 责编:朱炜明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