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5 22:46:25
点击:
校园傍晚,暮色四合,山东大学“学党史、强信念”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主题音乐会即将开始。我满怀期待地与朋友们一起走进趵突泉校区梦迪音乐厅,等待欣赏这场艺术盛宴。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山东大学合唱团和指挥孔南老师登场,演出正式开始。第一首曲目是《渔光曲》。这首歌曲是近代中国电影代表作《渔光曲》的主题曲,饱含对渔民生活现状的悲悯,折射出旧中国人民生活的飘零动荡。孔南老师将歌曲编配为无伴奏合唱,完美阐释了原曲的主题,婉转凄清中别有一番广阔气象。结尾添加的终章令人耳目一新,以独特的编排动态地展现出一幅江流入海、红日初升的壮阔景象。方寸舞台,音声回荡,令人如同置身波澜起伏、水光接天的海边渔村。我陶醉其中,直到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才回过神。
第二首是台湾作曲家创作的合唱作品《爱情树》。歌曲旋律流畅,感情真挚,将山东大学合唱团的演唱水平展现得淋漓尽致。高音坚定如铁骑突出,低音如巉岩巍然,强弱处理契合歌曲情感,感人至深。
接下来两首曲目《绒花》和《深笑》,各有特色。《绒花》是革命电影《小花》的主题曲,哀而不伤,壮而不激,抒发家国之情。《深笑》改编自林徽因同名诗作,将笑容比作明珠、花朵、高塔、风铃,写尽人心之美。曲风优美,节奏明快,结尾戛然而止,余韵悠长,令人意犹未尽。
第五首歌曲《崴萨罗》风格突变,展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情。汉语和傣语交替演唱,节奏跳跃,独特的尾音处理如鸿鹄穿云,声部之间时而互相映衬,时而交替演唱,将观众们带入了彩云之南那片灵秀之地。
上半场结束,在观众的掌声中,合唱团退场暂歇,一女一男两位独唱演员先后登台,为我们带来四首作品——《红梅赞》《沂蒙山,永远的爹娘》《唱支山歌给党听》《再见了大别山》,用优美的嗓音和专业的演唱技巧,描绘了党的奋斗路上那段峥嵘岁月。聆音学史,身沐党辉,令人动容。
下半场,合唱团首先带来经典曲目《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前半段用温暖轻快的曲调歌颂了黄河之畔可爱的家乡,唇齿间尽是对故土的热爱;后半段急剧转折,“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语调压抑哀伤,悲愤控诉的感情呼之欲出;最后用凄婉的音色对主题旋律进行复现,淡淡地曲尽悲哀之情。一首歌,写尽风雨如晦,救亡图存的革命年代。
下一首《您花开的样子》,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创作的作品。全曲不加雕饰,用质朴的语言直抒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心爱的母亲,我用什么报答”“您花开的样子,好美,好美”,平白如话,赤诚如火的语言,用纯净的四声部和声铺开,唱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接下来是经典曲目《在灿烂阳光下》。从吃水不忘挖井人,到唱支山歌给党听,说的都是一个道理:“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乐曲中部改用进行曲式,全景回顾了中国走过的辉煌时刻,全场气氛也逐渐推向高潮。结尾升高小三度复现主旋律,“我们在时代春风里,春风催我永开拓。我们在灿烂阳光下,跟着共产党,建设大中国”,听到这句的时候,所有的感情,都只能以热泪和欢呼表达了吧。
最后一首曲目是《回家》,融合了无伴奏合唱与打击乐器,插入各地回家方言,别开生面又暖人肺腑。“回家,我的妈妈在盼。回家,兄弟姐妹在望”贯穿全曲,是对漂泊在外游子的呼唤,也是百廿校庆之际对校友们的邀约。演出结束,指挥与参演人员轮流谢幕,掌声久久不愿停下。
令人惊喜的是,在掌声之中,指挥回到场上,为我们带来了返场曲目《国际歌》。在建党百年,建校百廿的历史节点,在“学党史,强信念”的晚会主题之下,也只有这首歌能够承载起我们无限的希冀。观众们全体起立,一同为党唱响。
演出结束,我走在林荫道上,耳边仍回响着激扬的旋律。本次音乐会是合唱艺术的饕餮盛宴,是山东大学美育成果的杰出展示,是向百廿校庆的预热,更是对党百年华诞的献礼,也是“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的进一步深化。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合唱团成员的我,可能更能感受到这次音乐会的价值。于我而言,这次音乐会是艺术上的陶冶,更是信仰上的洗礼。我盼望着能以更专业的水准歌唱,唱出对党的忠诚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作者:2020级本科生 朱康明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黄志向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