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7 19:39:53
点击: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背上背包,跨上自行车,我向着院楼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哼着小调,快乐的情绪充斥在全身的每个细胞,今天终于有机会去院里的小农场一探究竟啦!
和学长学姐集合完毕后,我们一起去办公室和老师交流关于小农场工作安排的事宜。老师同我们讲了许多,也第一次让我认识到新时代劳动教育以及新闻传播专业对于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所在。
在和老师的交谈中,我们对小农场的建设做了一些简单的规划,要种什么合适的植物,开花结果之后可以用来做什么,从中可以传播什么样的文化……老师说,劳动教育不仅仅是让我们亲自下地去感受体力劳动的不易,更要学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我们的“劳动工作”。作为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我们要多体验多尝试,去接触多元的文化,了解不同的视角,从小农场的建设出发,推广到对于相关“非遗”文化的传播中。
探讨中,小农场未来的样子已经一点点浮现脑海:高高的棚架,圆胖胖的葫芦高挂架上,薰衣草的香气洋溢在空气里,牵牛花顺着管道爬了满墙……带着满心的期待和畅想,我们绕过院楼,来到那片小田地上。映入眼帘的是黄灿灿的正开得茂盛的白菜花,小蜜蜂振翅纷飞其中,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不愿这样的美好被乱糟糟的枝叶破坏,我们说干就干,将墙上掉下的宣传画、树上掉下的枝条等一一拾起扔掉,还给小菜苗喝饱了水。阳光下,微风里,小菜花轻轻摇晃,像心情极好的小朋友扭动着身体。学姐举起相机,帮我们记录下了这美好的一刻。
两个小时的交流和劳动,让我对劳动的认识愈加清晰。劳动,不只是简单的下地劳作,还有背后对建设工作的规划和准备,这是是我们作为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将这份劳动精神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出去的重要任务。我愿和老师、同学一起,将我们的小农场建设得越来越好,将这份精神和初心努力传承下去。
【作者:2021级本科生 覃义洲 来自单位: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何语轩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