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焦家遗址考古队成员 杨菊贤

发布时间:2023/03/06 19:30:29   点击:  

3月6日 星期一 晴

春天是一个萌发的季节,田野里的冬小麦还在蛰伏,但柳梢已渐染新绿。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树梢的肥硕喜鹊,考古队的同学们已围在桌前吃着油条、喝着豆浆,早餐的热气在料峭春风中袅袅上升,馋得大院里的小猫喵呜叫。

考古队的大多数同学是在元宵节前后离开老家来到焦家的。由于去年十二月已经基本完成田野考古发掘,跟去年发掘探方、测量、绘图、拍照、记录等基本发掘工作不同,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完成上一年的发掘资料的整理,并为下个月开始的本科生实习做准备。

这是我在山东大学学习考古的第六年,也是我第四次参加田野考古发掘。遥想2020年在大辛庄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从跟着老师、师兄和师姐学着布方、开方,到摸索着刮面、尝试划出第一个遗迹,如今,在老师和技工师傅的指导下,我慢慢熟悉了考古发掘的工作流程,也逐渐掌握了田野发掘的基本技能。今天上午,我的工作是带着工人清洗、整理陶片。我特别享受将洗好的陶片晾晒在院子里,顺着碎陶片纵横交错的纹理去拼合成完整器,再结合器物组合、出土背景分析其背后的人群,乃至复原当时的社会生产。我的同学大多在画图,精美的器物和古人留下的活动痕迹在这里被记录下来,遗迹和遗物在这里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有的同学在文物库房里给器物一遍遍拍照,直到选出最能反映器物本身特征的那一张;还有同学在提取陶器上的残留物,他们轻轻刮下陶器外壁、内壁、口沿、中部和底部等部位的土样,每个器物取完样至少要给工具消毒五次,写十二次记录。中午,当太阳洒下它最强烈的光线,驻地的院子里已经晾满了陶片,看着去年的发掘成果秩序井然地呈现在眼前,真的很有大丰收的感觉。这时,领队老师开始带着我们摸陶片,给我们详细介绍陶器的烧制工艺,教我们辨认不同时期的陶片,以便于我们后期统计陶片、挑选典型标本、对陶器进行精准描述和绘图。夕阳西下,充实的一天即将结束。

远处,袅袅炊烟升起,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做饭,天上闪耀的金星和木星在柳梢头慢慢靠拢,傍晚的天上、人间,都让人迷醉,我不禁开始憧憬。从2017年本科入学,我就开始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去焦家遗址参与田野考古发掘;2019年,我曾跟着老师修复过焦家遗址出土的陶器;直到去年,我终于实现了五年前的愿望。在去年的发掘中,我的探方发现了大片红烧土堆积,疑似大型建筑。今年,我要对红烧土堆积周边区域进行发掘,以期以此为线索,明确红烧土堆积的分布范围、结构、布局和性质,再宏观探索与周边遗迹的关系。焦家遗址不仅荣获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13个重点遗址中,唯一由高校负责考古工作的遗址,我何其有幸能够参与焦家遗址两个年度的发掘!

岁月无痕,时间有声,热爱是金,灵魂有光。愿我们在新一年的田野工作中,脚踏实地发掘的同时仰望星空,坚守热爱、保持感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考古青年。


【作者:2021级硕士研究生 杨菊贤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陈婉燕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