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骨骼学课程学习者 杨璐禅

发布时间:2023/05/20 20:23:00   点击:  

5月20日 星期六 晴

初夏的微风吹拂着高耸的悬铃木和杨树。绿树掩映下,是有着六十余年历史的文史楼。经过修葺,古老的建筑重展新颜,用无声的厚重欢迎着新一届的莘莘学子前往求学。

文史楼三层是山大考古系的“大本营”,作为科技考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琳琅满目的仪器设备和化石标本让人目不暇接。从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到着眼于古器物的冶金考古、陶瓷考古。品类之盛,令人叹为观止。

怀着朝圣的心情走上三层的楼梯,转过拐角,新装修好的体质人类学教室映入眼帘。一直通达天花板的深棕色原木展示落地橱窗占据了教室的每一堵墙面,三扇宽大的窗户让婆娑的树影映入室内。走进教室,仿佛走进了几百年前贵族收藏家的“珍奇屋”,仅此一间教室便陈列了超过一千件各种属类的动物骨骼。身材娇小的猕猴骨骼保持着爬行的姿势,仿佛随时会像活着的时候一样,在树林间游荡;鹿、牛、马和驴的头骨粗粗笨笨地挤占了最下面的几间大格子,厚重的骨板展示了它们壮实的体格,想必都是为古代先民立下汗马功劳的忠实朋友。此外,还有蜿蜒的蟒蛇骨骼,像一根苍白的绳子那样悬挂在展台上,即使失去了生命依然让人心有余悸。旁边是成百上千的各式贝类、鱼类标本,每一件标本的背后都是历届山大考古师生辛勤耕耘、劳作的结果。

今天授课的老师是来自青岛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学长,主要的内容是通过观察人体骨骼标本来实地学习性别、年龄鉴定。这具来自焦家遗址的骨骸已经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年,或许他也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一名“老师”,被我们所学习观摩。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骨骸碎片四周,根据老师上节课所传授的知识依次比对,让骨骼“开口说话”。从耳状关节面、耻骨联合面等特征去判断这具骨骼的性别和年龄。经过多个地点的反复对比,综合颅骨的特征,最终确定这是一名25-30岁的青年男性。在得出答案的那一刻,同学们都非常有成就感。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但对考古的热爱已经种在了心里。未来,我们也会努力学习,认真实践,推动山大考古继续进步。


【作者:2022级本科生 杨璐禅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陈婉燕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