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互联网+”比赛参加者 赵千惠

发布时间:2018/07/29 18:14:41   点击:  

7月29日 星期日 晴
  在炎热的夏日,新的旅程即将开始,而我在这个学期奋斗过的一系列事情也都有了结局。
  暑假前,我的高中同学发来消息,问我是否要参加“互联网+”相关比赛。作为一名政管学院的学生,我的专业知识不能处理相关技术问题,也不能制作亮眼的封面和交互设计,“互联网+”比赛看起来和我有些距离。但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最终还是跨校联合同学组成团队,以“物色App研发”为题参与到比赛中来。
  在这学期结束时,我们团队的奋斗和等待终于有所收获。虽然我们最终没能进入全国比赛,但还是获得了地区三等奖。在我的前三年大学生涯中,我鲜少和同学共同参与项目,即使有参与的活动,也仅仅在宿舍内部、校园内部参加,匆匆写完报告了事,像这样跨校、跨地区、跨领域,连续数月的活动还是头一次。当我回首这几个月,想到来自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的同学共同奋斗的日子,想到每人负责一个部分,查阅资料,综合写出项目计划,又来回跑动,动员他人来谋求项目的成功,便有无限感触。我们还未真正步入社会,却在这活动中看到了社会工作的缩影。
  “物色”项目由复旦大学的同学牵头提出,它立足于现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和备受关注的“国宝”“文物”,旨在为大家打造一个文物与生活联系的平台。这种创造谈何简单?作为团队中少数的纯文科专业成员,我在前期行业背景、市场需求和机会点的调查和选取方面伤透了脑筋。然而,在总结现存相关项目时,我发现,这些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仿佛为我打开了一道崭新的门,让我内心充满了探寻的快乐。当然,在我看来,承担App设计的同学要更为辛苦。我看着他们创造出完善的、美好的界面,制作出一个个用户画像,用动画演绎出App的交互项目,在惊叹的同时,又感到一阵汗颜。我对于自身的专业掌握了多少?我能不能把我自身的专业知识落实到位?这些都成为我在长时间内思考的问题。好在,最后的结果让我们这些“新手”感到欣慰,也让所有努力都有所回报。
  如今我将步入大四,走向真正的社会,将来面临的未知和阻碍只会比这些活动中所遇到的更为繁杂和严重。而一次这样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历练。这个暑假,我仍然有许多参与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实习的机会,我会将它们作为自己未来人生的试金石,更好地把握机会。


【作者:政管学院 2015级 赵千惠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