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大西洋深海科考亲历者 苏田源

发布时间:2024/03/14 20:58:07   点击:  

3月14日 星期四 晴

两天前,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蛟龙探海”专题报告会,分享了跟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执行中国大洋科考任务的经历。去年12月17日,我们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出发,搭乘“深海一号”科考船,一路乘风破浪,奔赴万里之外的大西洋,开启了这段为期85天的远洋科考之旅。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承载着海洋强国的国家梦想。这次的调查任务也是不同寻常,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在遥远的大西洋海域,我们开展载人深潜精细化调查,获得了盲虾、贻贝等热液区典型生物类群。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作为一个亲历者和见证者,我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尤其是两次乘“蛟龙号”探秘大西洋热液区,我透过狭小的观察窗,看到海底震撼人心的画面,真正领略到了深海探索的魅力。

蛙人解除主缆绳那一刻,“蛟龙号”就此入水,直入大西洋海底。下潜过程没有灯光,观察窗外一片漆黑,快到海底时,主驾驶打开强力探照灯,这才真正看到海底的世界。“蛟龙号”推进器嗡嗡作响,带着我们在海底穿梭,作为右舷科学家,首要任务是时刻观察窗外,警惕潜水器与巨石发生碰撞的危险;同时也要观察海底细微的热液特征,寻找热液喷口,做好记录跟拍照工作。幸运的是,我们经过短暂搜寻就找到一处巨大的热液区。看着喷发着滚滚黑烟的热液喷口,一眼望不到头的热液烟囱体,大家心情激动万分,完全忘记了舱内冰冷狭小的环境带来的不适,开始紧张地记录和取样。

随着作业工作结束,上浮按钮被按下,所有压载铁被抛弃,潜水器减重后开始快速上浮。在即将浮出水面时,我们与“深海一号”母船通讯,汇报潜水器状态。当听到对讲机里母船“已经发现你们,欢迎回家”的回应后,大家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在报告会上分享这些经历时,我看到了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感受到了大家对深海探索事业满怀的热情。大海蕴藏着无数珍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可见向深海挺进,战略意义重大!这次“蛟龙探海”专题报告会,让大家对深海科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分享神秘的深海探索经历,激发了大家对深海科考的兴趣。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就科研任务、科研发现、航行奇遇、困难挑战、心理调整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我的大西洋之旅暂告一段落,但我们跟蛟龙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山大人向海洋进军,投身于海洋强国建设中去。 


【作者:副研究员 苏田源 来自单位: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责编:谢婷婷 郑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