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学习者 吴健

发布时间:2025/04/11 19:05:33   点击:  

4月11日 星期五 晴

在部门党支部召开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上,我很荣幸作为党员代表,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的篇目。

作为一名有15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深刻体会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这提醒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锤炼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通过学习,我联想到部门各项日常工作都是党性在具体事务中的映射。领导同事们显在担当里的坚定,藏在细节里的严谨,融在态度里的热忱,都如一纸墨香,在时光中慢慢晕染出党性的底色。

结合学习,我向党支部汇报了三点体会:

办公室的“窗口”里,藏着党性的“镜子”。

起草的材料要经过逐字修改,连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斟酌。我深刻体会到那句:“文件是政策的载体,更是我们的脸面。”手中的每一份材料、协调的每一件事务,都是我们与各单位、各部门关系的“连心桥”,是政策落实的“第一公里”。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窑洞里、在煤油灯下写下《论持久战》,用毛笔勾勒出中国革命的蓝图。如今,办公室里,打印机的声响代替了煤油灯下的一笔一划,但不变的是对“精准”的追求。当我们为一个数据反复核对、为一条意见多方沟通、为一个方案不断打磨,这并非“苛责”,而是在践行“严谨细致就是党性要求”的准则。

协调的“枢纽”中,立着作风的“标杆”。

工作中,常常面临“千条线穿一根针”的复杂局面。活动的临时调整变化,人员、议程、座签等都要重新梳理。几个小时里,电话声此起彼伏,同事们一边安抚情绪,一边快速落实,没有人抱怨“麻烦”,只有一句句“马上修改”“我来对接”。所谓优良作风,就是在急难险重面前站得住、顶得上,在矛盾问题面前不推诿、不逃避,这也正是党性最生动的注脚。

国际化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练就自己成为“热锅上的蚂蚁”——在急事难事中练定力,在烦事琐事中磨耐心,在大事要事中强担当。就像竹子生长,一次次复杂问题的处理,都是党性修养的“拔节”,都是作风建设的一次“升级”。

服务的“初心”处,开满作风的“繁花”。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党性与作风的“考场”: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在接好每一个电话中体现耐心,在整理每一份材料中体现匠心,在办好每一件小事中体现初心,在办公室的方寸天地间,书写出属于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作风答卷。这答卷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务实的笔触;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扎实的行动,而这些,正是对“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最生动的诠释。

汇报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支持,会议围绕作风建设和具体工作展开热烈讨论。徐希锋部长强调指出,要通过此次学习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既要胸怀“国之大者”,又要服务“校之所需”,把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学校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作者:工作人员 吴健 来自单位:国际事务部 责编:王一晗 温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