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1 19:13:15
点击:
整理着几百张照片,回忆着这几天听过的无数声“谢谢”,我沉浸在声声快门中,当临时影棚的门一次次被推开,一张张面孔惊艳了我。
这学期,工训中心开设了高阶工程劳育课,面对全校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劳动节将至,为进一步展现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与劳动教育团队专业风采,提升教师团队整体形象,中心策划了为全体教职工拍摄形象照的活动。作为摄影爱好者,我有幸参与到此次活动中,负责形象照的拍摄。
平日,他们裹在深蓝色工装里穿梭于设备之间,袖口沾着些许油渍,刀具飞旋间,冰冷的钢铁在他们掌中舒展成型,眉宇间总是思索的微皱。在静谧的反光板前,他们不好意思的拽了拽西服的衣角,指节分明的手轻轻的正了正衬衫上的领带,脸上露出舒展的眉头和羞涩的笑容。我被这强烈的反差深深冲击,不禁感叹:原来他们这么美!
“上次穿西装还是结婚的时候”,一位同事打趣道,“感谢中心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们找到了年轻的感觉”。是啊,我们的同事,他们一心铺在教学实训上,将青春和热血都播撒在了机器的方寸之间,没有日日的光鲜亮丽,手上的老茧却是工训的岁月勋章。工装藏不住他们眼中将平凡淬炼成永恒的光,也藏不住他们将灵魂锻打进毫米级精度的永恒匠心。我谨慎的调整光线,按下快门,留下他们坚定的身影。
收工时,夕阳给工训的大厅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我取下顶灯,归置好支架,收起相机。这两天的拍摄,我对同事的了解和交流更加深了一步。谈论工艺时严肃的他们,课堂上严格要求的他们,私下里也是温柔可亲。影棚里的相互打趣,捧场的“哇”声一片,也洗刷掉了手腕的酸痛和疲惫。我翻看着这几百张照片,恍然觉得镜头成了另一种游标卡尺:它丈量出的不是零件的公差,而是被岁月与工装掩藏的,工匠的星辰与光芒。
最动人的“形象”,从来不是西装革履能定义的。那些沾着机油的手指、藏着故事的皱纹、谈起工艺时眉宇间的自信,才是工训人骨子里的形象。
【作者:教职工 赵子峥 来自单位:工程训练中心 责编:王莉莉 王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