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财政学科发展论坛发言人、1985级校友 董涛

发布时间:2025/05/24 19:57:08   点击:  

5月24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当我们站在巍峨的知新楼里,回望四十载峥嵘岁月,仿佛能触摸到1985年那个炽热的秋天——财政学科首届学子怀揣报国理想,踏进这片土地时激起的星火。作为这届同学代表,我想向培育我们的“财政黄埔”道一声:四秩芳华正青春,山高水长共此心!

当我望着台下银丝如雪的恩师们,不由地记起第一次翻开财政学课本时的激动心情,宛若细数光阴书简,从泛黄纸页间捕捉到四十个春秋跃动的金色音符。记得樊丽明老师在课堂上说过:“财政学科应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这句话像种子般深埋心田,让我们在后来的人生路上,无论是执掌一方财税,还是深耕学术研究,始终铭记“经世致用”的学科品格。

四十年来风雨兼程,我们如何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其实山大财政专业在成立之初就教会我们:真正的学问,不在精致的理论高塔,而是在泥土中扎根、在风雨里拔节的实践;真正的报国,不仅是豪言壮语,更是将每一个公式、每一组数据、每一次调研,都化作民族复兴路上的砖石。是母校让我站在了新的起点,用双手点燃了属于自己的火炬。我先后在税务最基层、市局、省局、总局工作,四次竞聘,六地交流,足迹从齐鲁大地到雪域高原,还遍及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不论身处何方,山东大学“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和财政学科“学术深耕、家国情怀、开放包容”的传统,都始终激励着我在求知与修身的道路上前行,把孤独走成风景,让艰辛酿成琼浆。

站在历史的长廊回望,我们的财政学科像一棵不断开枝散叶的梧桐树。从最初的两个班级,到今天形成“本硕博”全链条培养体系;从校税之间“学术赋能实践、实践反哺教学”理念的形成,到区块链治水的智能合约守护母亲河;从254亿专项债券浇筑生态堤坝,到元宇宙中Al税务管家重构征管经纬这四十年,山大财政人的精神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

作为校友,我们最骄傲的,是看到那些熟悉的学术基因正在年轻一代身上绽放新芽。去年粤港澳大湾区财税论坛时,2018级学妹用区块链技术解析地方债管理,我想起2001年我们在机房用DOS系统做财税模拟的青葱岁月。四十载薪火相传的答案早已明晰——山大财政人的脊梁,是数字铸就的;情怀,是时代点燃的;征程,永远向着祖国最需要的方向。

站在新起点上眺望,财政学科的使命从未如此清晰。当数字经济重构财税版图,当共同富裕成为时代命题,我们期待母校继续做破浪的旗舰——在智慧财税研究上竖起桅杆,在民生财政创新中扬起风帆,培养更多既能“精筹国用”又能“智惠民生”的复合型人才。

感谢恩师们用知识点亮万千人生航程,致敬同窗们用奋斗书写山大人精神图谱,祝福母校在新时代续写更壮丽的财政华章。愿我们永远以山大财政人的身份为荣,在各自领域做闪耀的星辰,共同照亮这片我们深爱的学术星空!


【作者:1985级校友 董涛 来自单位:经济学院 责编:谢婷婷 王一晗 梁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