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5 21:40:26
点击:
近日,在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与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低空科技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愿景。回想起来,能在自己的学院近距离参与这样群贤毕至的学术盛会,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喜悦。
开幕式上,李术才校长对成立山东大学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战略意义作出重要讲话。威海校区党工委书记仇道滨宣读了《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转型升级为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通知》。听罢,作为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员,我深感责任在肩,立志以实际行动,在低空技术的浩瀚蓝图中书写“山大有我”的新篇章。此刻,相信在场的每一位学院教师都和我一样,心中充满了欣喜与激动。这是学院向新阶段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每一位教师向新机遇发展的转折点。
开幕式后,向锦武院士、吴启晖教授等专家做了高屋建瓴的报告,既深入剖析了低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对产业发展趋势作出了前瞻性研判。这让我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听到学院向低空领域转型发展时的心情,既有对更广阔学术视野的期待,又有对学术生涯转型的一丝迷茫。今天专家们各自精彩的讲解,一次次思想的碰撞,让我深切体会到低空科技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而我也发现低空技术与工程的内涵其实早已融合进我的工作。
我的专业方向是计算成像与智能感知,如何让复杂的高维数据重建匹配瞬变的探测环境,一直是我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通过融合时空域冗余信息,我们已取得初步进展,可有效适应低空飞行条件下的高维感知需求。同时,我还积极将立体视觉技术引入本科实训教学,筹划“低空视觉与传感”理论课程,让学生切实理解飞行器的“眼睛”如何感知世界。正是受报告专家对低空技术领域深刻解读的启发,我愈发清晰地意识到,低空技术就在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之中,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这一领域的信念。
作为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在学院工作的近三年时间里,我始终能感受到学院转型发展的澎湃动力,更有幸作为参与者与亲历者见证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里程碑式跨越。2025年,恰逢学院办学四十周年,四秩春秋积厚成势,砥砺奋进再启新程!作为学院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我愿在广袤的低空蓝图中赓续奋进精神,勇担育人使命,与学院共成长、共逐梦、共辉煌。在下一个四十年的宏伟征程中,绘就更加壮丽的低空画卷!
【作者:教师 李显业 来自单位: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张穆楠 陈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