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3 20:49:55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202年的教师节,于我而言有着格外特殊的意义——这是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四十个年头。在药学院举办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我作为从教四十年的教师代表,以“幸福的弧度”为题,与学院师生进行了感悟分享。

四十年,仿佛弹指一瞬,却也承载了无数个日夜的耕耘与沉淀。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我心中充满感激,也越发清晰地看到一条名为“幸福”的弧线,如何在教学科研的路途中渐次延展,照亮我作为一名药学教育工作者的平凡之路。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就开始了追求幸福的历程。但追求幸福的人生路线,通常是由理想和现实间一个又一个的折角构成的。这些“折角”就是挫折。面对这些“折角”,提高境界、放大格局,多在奉献上用功,少在得失上计较,借“折角”助跑,鼓足勇气,奋力攀登,用坚毅、乐观、奉献不断地调整角度,脚下画出的便是美丽的幸福弧线。正是这条“幸福弧线”,让我们领略了幸福的厚度、密度和长度,使我们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也编织了同行人的幸福,更构筑了全人类的幸福。
我们药学1981级全体同学捐赠给母校的“杏林春泽”石刻,正是这份初心的凝练与象征。我感恩这个时代,感恩祖国,感恩家人,感恩我的恩师、同事和每一位学生,也感恩所有同行者。正是他们从不同的时空、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帮助我描绘出这条饱满而温暖的幸福弧线。
四十年,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更是一场温暖的奔赴。我从青丝走到白发,从懵懂走向坚定,始终未变的是对教育事业和药学使命的敬畏与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注定与“奉献”同行,与“未来”相连。我们站在讲台上,不仅传授药物制剂、药理学知识,带领学生不断破解中药生产密码,更是在点燃一盏盏明灯,照亮一代代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路。每一次看到学生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每一次收到他们从科研一线或医药岗位传来的捷报,我便更加确信:这条用坚持、热爱与责任勾勒出的弧线,早已超越了个体生命的局限,融入了药学事业发展和守护健康中国事业的壮阔图景。展望未来,我定将继续秉承恩师张天民教授的教诲——“待人以诚、待人以宽、勤奋实干、与时俱进”,以更加从容和坚定的笔触,画出更为丰盈、更加动人的幸福弧线。
如今,“杏林春泽”石刻静静立于校园一隅,正如我们教育者的初心,沉默而坚定地见证着齐鲁医学精神的传承。未来,我将继续以诚以宽待人,以勤以实做事,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拥抱药学教育与科研的创新浪潮,在这片孕育希望的沃土上,继续画出那道温暖而坚韧的——幸福弧度。
【作者:药学院教授 臧恒昌 来自单位:药学院 责编:蒋晓涵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