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环境学院本科生 刘桂均

发布时间:2016/11/05 08:51:28   点击:  

11月4日 星期五 晴
   我一直觉得,每个月的月末到下一个月的月初,时间都过得别样的快。
   好像真的是白马过隙,缝隙前后的见闻与体会,往往还有余味,而那中间那细缝已经迫不及待逝去。
   我又这样匆匆忙忙来到了11月,好像有一天忽然抬头,才发现振声苑有棵树的叶子全然变得金黄。
   大学开学已经一个多月,曾经生疏陌生的事务我们都已经习惯并且熟练,除了知道食堂和教学楼之间最近的路,我好像还知道提前多久出门可以踩点到教室,什么课可以容许熬夜的我补眠,什么作业可以放到最后完成……说来惭愧,渐渐熟悉生活的人往往也忘了最初,一片白纸,却莽撞真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己。也许有时候老练真不比生疏来得好。
   我决定要写这篇日记,是因为有一个高三的妹妹找我聊天。她疲惫,又充满精气神,她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高三生活,她讲自己的压抑,讲到高三沉闷的课堂和沉寂的下课活动时间,讲到隔壁班一个男生也讲到自己父母沉重的期盼目光,最后她说,“我多羡慕你啊姐。”
   曾几何时,大学也是高三时候的我心灵的港湾。所有令人窒息的,所有令人疲倦的时刻,大学都是那个让人想起就会觉得温柔舒适的词。一切来不及做的,没有机会做的,和高三的学习目标冲突的事情,我都写成小纸条,塞进玻璃瓶里,告诉自己,会有完成那一天的。好多次在高三教室,在所有人安安静静写作业的夜晚,我会忽然走神,想到很多未来,不免生出烦闷与寂寥,于是我抓起一张草稿纸来,一直写,一直写。一件件事,一张张捏成团的纸条。
   那个认真写着期盼的自己,好像很遥远了。最近一段日子,每天好似都活得充实,其实只是忙得慌张而已,一件事罢立刻奔赴下一件事,事情办得勉强合格但我自认不曾投入,一天天忙碌又荒芜。我却只敢悄悄在心里发问,这和高中有什么区别?
   我还记得一位学姐说的话,想和所有迷茫的同学一起共勉。——“来到大学,希望你们带着心去感知世界。”
人与人的每一段对话、每一次相处;你与学科世界的每一次接触、每一次碰撞;你对社会的每一点探寻、每一次展望。
   以及,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批判和体谅。
   我希望,时间可以慢下来。

【作者:环境学院 2016级 刘桂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