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3 20:20:44
点击:
从十月下旬比赛通知下发到组织团队、实地调研和撰写提案、准备答辩,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中旬,前前后后总共一个月的时间。组建团队之初,我和我们专业的另一名同学考虑到专业多样性和互补性的问题,又邀请了档案学和旅游管理专业的三位非常优秀的同学,组建起一支五人的队伍。被大家推选为队长确实是件荣幸的事,但同时身上又肩负了太多责任——不仅要合理分工、控制好团队项目进度,还要在意见分歧时果断决策、协调好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邀请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系主任王德纲老师作为团队的指导老师,王老师为人平和,在全国范围内的旅游开发方面造诣颇深。
我们反反复复多次阅读了比赛通知,生怕疏漏任何一个细节。经过多次协商,我们最终在三十多处世界文化遗产里把“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确定为研究课题。由于这是全国性的赛事,身为山大学子,选择济宁的遗产,既方便实地调查,又颇具地域特色。此外,经过资料搜集和分析,我们发现济宁运河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名气尚弱,其在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不足,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通过几次讨论,我们把提案分成五个部分,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各自查阅文献资料,汇总后共同撰写提案。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写了改,改了写,反反复复了好多次。周末,我们还利用空闲时间亲自去济宁实地考察了运河及相关运河文化遗产,走访了运河沿岸的许多住户,同时还给当地人做了问卷调查。最终,我们收获了许多照片、录音及文字资料,完成了二百多份问卷,这些都是可供参考的珍贵资料。
在校内选拔赛当天,一共十六组参赛队伍,学校要从中推选出三组队伍代表山东大学进军全国总决赛。我们组推选的两位同学上场答辩,不仅向评委老师展示了我们的近三万字的文字提案,还放映了我们精心准备的幻灯片,回答评委老师问题的时候也沉着镇静。点评环节,评委老师肯定了我们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创新之处,同时也纠正了我们提案侧重点的偏差。展示结束后,我们互相鼓励——既然已经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怨无悔。
最后经过评委老师的评定,我们团队荣膺校级三等奖。虽然很遗憾我们没有被推选进全国赛,但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特别是对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还结识了新的同学,并且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包括对工作的态度、对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我想,这些都是我人生路上的珍贵财富。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2014级 李金烁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