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姚瑭

发布时间:2016/11/27 10:25:34   点击:  

11月26日 星期六 晴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学习”了这么久,也该出去转转了。适逢今天天气转晴,借此良机,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决定带领我们去往“洙泗源流”济宁市泗水县考察当地的儒学重建活动。
  儒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其中的一些传统美德精粹对于当今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依然有着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儒学精粹的重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当今这种相对冷漠、道德滑坡的社会现实条件下。
  今天早上我们起得很早,即便寒风也不能冷却我们的热情。人到齐后我们就坐上车踏上了征途。从济南到泗水有接近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毫不掩饰对于此次旅程的期待。班主任老师也在车上为我们介绍了泗水县儒学重建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今天我们调研的主要行程,这让我们再次兴奋起来。接近十点的时候我们到达了我们调研行程的第一站,泗水县圣水峪镇。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走进了一间古色古香的屋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木质桌椅,大堂正中挂着一幅先贤孔圣人的画像,侧面的墙上还贴着“仁”、“义”、“礼”、“智”、“信”的标牌。经介绍我们才知道这是圣水峪镇八个乡村儒学讲堂之一,每到周末都会有当地老年大学的教授自发来到这里为村民们讲解儒学经典,传授伦理道德。
  工作人员说,儒学讲堂在开办伊始,每次上完课讲堂地上都会有很多的烟头、纸屑等垃圾,但开办了几期过后,地上的垃圾就越来越少了;而且当地村民间发生的矛盾冲突也大大减少,邻里乡亲关系和睦了很多。村里原先有些村民没有充分尽到赡养年老双亲的责任,但他们上了几次讲堂之后深受感染,开始主动给失去劳动能力的双亲生活费用,并经常去照顾关心他们。看来儒学重建的活动效果还是很显著呀!讲堂还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活动,比如说会在暑期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让留守的孩子们快乐充实地学习与成长。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泗水县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南仲都村。南仲都村的建设非常富有传统儒学的意味,干净整洁、葱绿典雅、古色古香,“至孝井”“仁爱巷”“流水集市”等等,各具特色。中午吃过饭后,我们又相继游览了泗水滨传统文化体验区和兴儒公园。这两处景点建筑风格也很独特,传统与现代相辉映,碧水蓝天,大方并且雅致,也让我们呼吸到了“久违的”新鲜空气了。行程最后,我们参观了泗水县儒孝文化展馆。馆里展示了当地在儒学重建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一些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有当地中小学生创作的关于孝文化的书画作品,还有各处乡村儒学讲堂、广场儒学讲堂、社区儒学讲堂取得的辉煌“战果”等等;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儒孝文化的厚重,以及儒学重建的意义。
  今天的经历很不同,不再是窝在寝室睡觉看剧,而是出了趟“远门”,却不仅让自己心情舒畅,还开拓了视野,了解到儒学文化的魅力,岂不美哉?嘻嘻,多出门走走,世界其实很美好~  

【作者: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5级 姚瑭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