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9 09:16:18
点击:
今天晚上我参加了第二届齐鲁医学史知识竞赛复赛,我们按照之前的抽签结果进行介绍。我抽到的是齐鲁大学麻风病疗养院,当时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以为是工作人员写错了,后来经过查询相关的论文我才知道她的历史。
麻风病,即使它的传染性很低,人们对于它的恐惧还是一如从前,而对于麻风病人的态度更是让人觉得痛心。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只有六亿人口的中国有5000万麻风病人,可是那时候生活水平低、医疗水平差,国家能做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隔离,把这些可怜的病人转移到大山的村落里面,这些麻风病人聚集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麻风村。这些麻风病人即使慢慢战胜了疾病,他们容貌的毁损和四肢的残疾也阻碍了人们用正常的眼神来看待他们。他们渴望和外界交流,可是外面的人们都排斥他们,甚至用石头打砸这些可怜人,他们的心灵像身体一样伤痕累累。
但是早在20世纪20年代,齐鲁大学麻风病疗养院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他们温暖和切实有效的治疗,许多人都得以治愈回家。
我觉得很自豪,因为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我们的先辈都没有放弃过治病救人,我想,这才是我从医的意义。现在医患关系虽然紧张,但是我会坚持自己的本心,不为良相便做良医。
【作者:基础医学院 2014级 王康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