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 李金烁
发布时间:2016/12/01 22:31:53 点击:
12月1日 星期四 晴
即使已经大三了,课业也依旧繁多。所有课程中最喜爱的,当属每周三下午第二节杨加深教授的古文字学课。
起初还不太能理解,作为一个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和考古班的同学上一样的课。后来才渐渐发现,这正是学习文管专业同学的优势——我们处在最广阔的文化圈层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传统的、也有当代的。古文字学自然是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一支。
杨加深教授知识渊博,涉猎颇广,课堂上经常由某一点联想引申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拘泥于文字。他让文字不只是停留在纸张上,不只是扁平化、抽象化、死板的东西。把文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我想,这应该是对文字最好的诠释。
此外,杨教授讲课诙谐幽默。学外语出身的他,经常在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切换自如,又可以在全国各省市的方言之间灵活“穿梭”,把原本很枯燥乏味的古文字学演绎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吸引了许多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前来“蹭”课。
杨老师也喜欢在问题与问题之间设置悬念,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起大家的思考。让原本上了一天课的我们忘却疲惫,重新战斗力满满地投入到这场“精神盛宴”之中。
总的说来,杨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又极富魅力的老师,除了日常教授课程外,还是一位资深的书法大师,他的作品被多次刊登、转载在各大媒体上,令人钦佩。
有时,我也会感慨,已经大三的我们,在山大余下的时光不多了。课程也是上一节,少一节。我们要好好珍惜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学习资源,更多地和文史大咖们切磋学习,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更是学习老师们对待学术、对待生活的严谨积极的态度。
我相信,日后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如此努力的自己。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2014级 李金烁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