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6 09:59:46
点击:
早晨拉开窗帘,17层的视野格外开阔,而满眼皆是一片云雾缭绕,哦,又是一个严重的雾霾天。待在泉城这么多年,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早晨的惊喜。洗刷、吃早饭、泡图书馆,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宿舍,日子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是的,一个人的日子也可以过得这么丰富多彩。
有些路,注定只能一个人走。
儿时的梦想支撑着自己从来没有放弃过考博的信念,只是这条路走的格外艰辛,痛并快乐着的日子总是格外漫长。研二接近一年的时间,早晨出发时,四周宿舍静悄悄地没有人起床;晚上归来时,宿舍楼灯光点点,有人依旧在狂欢。或许自己选择这条路,就是与这种气氛格格不入的吧。白天,自己一个人在自习室埋头看书、整理笔记、背各种知识点,与博友互相鼓励的同时也不忘调侃以排解精神的压抑。那时候,偶尔的一些小玩笑都能挑起满满的前进欲望。现在想想,那是一些多么小的玩笑和简单的捉弄啊。或许,人在特殊的时候,总需要那么一些精神支撑着自己远行。晚上,自己躺在床上的时候,脑袋里塞满了白天的各种知识和画面,忽然就觉得,自己其实很富有:一路走来,累过,哭过,但在与博友的互相打气的过程中从来没想放弃过。
考博路上,我自己一个人在行走着。独自承受着考博带来的精神上莫大的压力和身体病痛的折磨。考博路上,我们一群人在相互簇拥着,行走着,互相鼓励,一起前行。原来,考博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着,我们有一个庞大的考博群体,天涯各方,各自努力着。
如今梦想的第一步已经成真。我,依然是独自一个人行走在山大奋斗的路途中。
每一个读博人都知道,博士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要阅读多少经典书目,要有多少自己的创新,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的毅力和守得住繁华的恒心。一个人,孤独而又坚韧地完成。
来到新的校园,很欣喜,很满足。图书馆的资源犹如浩瀚的宇宙,我这颗小星球就不安分的不按照自己的轨道在里面肆意徜徉,时而逗留,时而停歇,却永不止步地攫取着养分;授课的老师们犹如取之不尽的知识海洋,每一堂课都给我们带来潮涌的思维气息,或发散,或逆向,或批判,或碰撞,没有一成不变的推崇,只有更上一层楼的跳跃;同班的博士生在生活上如大哥大姐一般照顾着我,在讨论问题时我们却又没有年龄差距,个个当仁不让,各抒己见,我们,是一个和谐融洽的大家庭,一个充满爱的团体。我喜欢这种氛围,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和大哥大姐待在一起的感觉。原来,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在行走着,我们一家人,都在路上。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写道“学会生活——独自一人从自己且靠自己去学”。是的,独处是一门学问。其实有时候想想,学会自己一个人去生活也只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简单的思维逻辑:一本书,一杯茶,一个人,独处竟是这样令人心动。坐在书桌前久了,竟也不觉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波澜不惊。
亲手种下的郁金香种子已经发芽,翠绿的颜色让我怜爱,却也感动这小生命如此顽强,在小小的纸杯中竟也能生长得如此惬意。或许,这就是本能的求生和希望的力量吧。
未来的路,很长,很长。
只希望自己在回望山大的生活时,有这样的感受:
在山大,
我见过最美的星辰,
在深夜,
和清晨。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级 赵李叶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