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管理学院本科生 李英慈
发布时间:2016/12/14 00:40:13 点击:
12月13日 星期二 阴
“下午2:30,中心校区知新楼校董厅,2016年度山东广电奖学金颁奖仪式缺一名文字记者——”。
大概是缘分,下午突然接到新闻中心的通知,遇到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满怀期待却未能入选的奖学金项目,以记者的视角身临其境,听仝兴华书记对校园记者直接反应学生利益诉求的责任担当“要求”;听山东广播电视台吕芃台长追溯他30余年的新闻从业经历, 听优秀的同行者讲述她们奋战新闻媒体一线的故事,还有新闻学院的同学说起社会现实中记者无能为力时无声的哽噎…
仪式上仝书记回顾了四年来山东广电奖学金在山东大学的发展情况,他期盼山东广电和山东大学能进一步在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沟通,使双方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他说“希望你们时刻记着“传播山大声音,讲好山大故事”的重任,你要有你的立场和态度,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青年力量”,忽然想起当初那个初入校园,拿着报名表找记者团的华嬴学姐面试的自己。我惊讶于听到仝书记毫不避讳的反思之前的医学院临床七年制的舆论事件,他所期待的校园记者、媒体们要为学生的利益发声,打破学生与学校之间政策意见的间错位的隔阂。是的,我们还要说更多,我们应该说更多。
2015级历史文化学院戚学儒代表全体获奖同学发言,在他感谢山东广电提供的广阔平台之余,他还表示未来将把本专业学习与新闻爱好结合,积极推动考古成果在公众中的传播,以实际行动回报山东广电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或许,这也是我作为一个非新闻专业校园记者值得借鉴的方向。
随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吕芃的院长结合自身学习、从业30年的经历叮嘱我们充分利用大学时光读书学习,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对于新闻学习要做到 “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积累” 四个勤于,善于发现、总结现实中的问题和规律。他以2016年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获奖作品《千年大墓 惊世挖掘——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为例,鼓励非新闻学专业同学结合所学专业方向投身新闻工作,给我极大的鼓舞。
“…2015级新闻专业学生以及2015年度获奖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我敲完新闻稿的最后一句话,关掉文档,点击发送。大约我会一直在这路上,聆听、记录、发声。
【作者:管理学院 2015级 李英慈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