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聂玉伦
发布时间:2016/12/26 09:13:23 点击:
12月25日 星期日 雨
今天中午和马拉松爱好者协会创始人屈飞强学长的一席谈,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马协的组织架构、运作方式以及未来规划。然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强哥将自己的“筚路蓝缕”创办马协的经历以及自己参加的马拉松赛事经历娓娓道出时的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其中充满了青春热血以及对钟情事业的热爱与担当。
与强哥约谈,要始于非营利组织管理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找一个社团或者其他非营利组织,对其进行SWOT分析,作出组织的战略规划与管理。我瞬间就想起了马拉松协会,想起了马协的创始人,也是自己院的学长强哥。之前经常看到强哥在朋友圈中宣传马协,从“晨跑”活动到荧光夜跑等等,都让我感觉对马协这个组织充满了兴趣与好感,也想找一个时间好好去深入了解一番。于是,正好借完成作业的机会就想访谈一下强哥。
和强哥11点约在食堂二楼,强哥比我早到,见到强哥,就感觉很是健康有精神。打过招呼后我俩去打饭,边吃边聊。先和强哥随意地聊了聊,得知他是陕西人,还是车协的老骨干。后来我们又聊起山大校史,聊起青岛校区。不经意间又聊起了我的家乡高密,我原本以为强哥会不知道,没想到他不仅知道莫言、红高粱马拉松,还知道兴隆山校区的先志大道纪念的刘先志教授也来自高密。听强哥说话,很随和、很亲切,同时有种活力洋溢、蓬勃向上的感觉。
我问起强哥创办马拉松协会的历程。比起跑步,强哥最初更喜欢骑行,大一时就加入了车协,本科四年也一直是车协的骨干。但他当时有位好朋友经常跑5公里,受这位朋友的影响,强哥也慢慢尝试跑步,碰巧的是他和朋友虽然都是理科生,但都很喜欢人文社科,他们就经常在一起聊天,一起跑步。强哥这一跑便一发不可收,他们后来又成立了班级6人跑步小组,经常一起“约跑”。讲到这里,强哥开心地对我说,他们这个跑步小组的六人全部保研或者考研进入国内知名高校读研究生。
强哥也感慨,自己之所以会走向中长跑,与当时同学跑步起点高是离不开的,如果那位同学不是跑5公里的话,强哥也许就不会选择跑路途这么长的中长跑了。2014年在车协,有一位学姐提醒他,你跑步跑了三年,为什么不跑一下马拉松啊。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东营半马,北京全马……2014年10月19日北京马拉松结束后,强哥发现各大高校都有马拉松协会,但是山大还没有,于是萌发了创办马拉松的想法。他便在回济南的车上,搜索了清华大学等其他大学的马拉松协会的相关信息资料,回来一个人召集伙伴展开工作,从设计章程、会歌、会旗,到一次次的纳新,从最初的3、5人到80人再到150人,再扩展到300人,再到现今连同青岛校区在内的约600人,强哥像一个创业者,白手起家,东奔西跑,最终成就了马协的成长和发展。听完,我深受触动与震撼,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热爱吧。
强哥说他最大的遗憾也许就是今年校庆时没能组织起从济南到青岛的大众参与的接力跑活动,这寓意着将山大的精神重新传递回青岛。不过他也没有放弃,明年部分学院正式搬往青岛的契机也可以举办。关于马协未来的发展,强哥也是有一个规划的,未来马协将更加重视主席团凝聚力提升、部门建设和活动模式的探索。
途中不断有同学过来找强哥,领取本子、帽子、手套等,我看强哥在本子上都认真的盖上了马协的会章。后来询问得知,这是强哥为马协会员购买的奖品,感谢他们为马协作出的贡献。
最后,强哥的女朋友从西校坐校车过来了,强哥接到电话立马起身,对我说了句抱歉就立马跑出去迎接,接回来又马上给女朋友买了饭,足见强哥对女朋友的关心照顾。后来又和强哥寒暄了一会,为了不打扰他们的二人世界我就先撤了。
我想,有理想的人是幸福的,对他而言,追求理想的过程也是幸福的。与强哥的面谈结束了,但是强哥带给我震撼和正能量将会长存不熄。祝福马协,祝福强哥。
【作者:政管学院 2014级 聂玉伦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春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