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赵李叶

发布时间:2016/12/26 09:29:04   点击:  

12月25日 星期日 雨
  2016年12月25日,这是个平常的周日。早晨八点,打开山大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文理、蒋震两个图书馆依如平日般,一座难求。想起昨天早晨想当然的认为“圣诞日”估计没啥人上自习,所以不紧不慢踱到图书馆,才发现根本没座位的尴尬,真是小看了山大学子们的“学习力”。
  吸取教训,早早收拾妥当,走在清晨安静的校园里,清洁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把灌木中的枯叶梳理出来,哗哗地装进特制的大袋子;食堂的早餐冒着腾腾的热气,仿佛召唤着同学们,快点把它们舒舒服服地装进肚子里;路上多是背着书包疾步快走的学生,或带着耳机独行、或三两人结伴轻语,目的地应该都是自习教室吧;路旁的大红条幅上写着“山东大学欢迎同学们报考”,赫然提醒所有人,别忘了那或曾是你拼搏的年轻日子,或者那是你下一个要实现的目标!
  这两天其实确是个“特殊”的日子——源于西方的一个宗教节日。食堂里开始售卖装在精致盒子里的“平安果”,透过校园里咖啡店的玻璃,能看到里面星星点点的彩灯闪烁。昨晚的微信朋友圈被各种“红包”和祝福刷屏,也有远方微友晒外出PARTY的笑脸,更有用微文呼唤中国传统文化崛起的思想的声音,班级的微信群里热火朝天的讨论中国传统宗教和西方宗教间的尊重与差异问题……在这个时代、在东西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无论如何碰撞、诠释、演绎,从人本质的层面,“平安”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美好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晚上九点多的图书馆依然灯火通明,许多安静的面孔,或在全神贯注地思考着面前的问题、或在低头默诵、或在奋笔疾书。想起来到山大这半年的日日夜夜,课堂上的争论、比赛中的呐喊、读书时的欢愉、自修中的顿悟,我们大多数人应该是这样度过的。
  文化浸染的校园,自信是一粒精神的种子,在行动中自觉地生根发芽,我们每天都身在其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让这粒种子一天天成长壮大。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李叶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春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