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国教学院本科生 陈楚琪

发布时间:2017/01/24 10:32:02     

1月23日 星期一 晴
  放假回家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了,对于大三的我来说,这个寒假的心境与以往不同。值得感恩的是,结合大学两学年的尝试与探索以及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终于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昨天和中学的好朋友辰溪约出来聊天,发现了身边同龄的同学朋友都在面临的困扰——我真正向往的职业是什么?我真正热爱的领域又是什么?现在本科就读的专业是我的“真爱”么?
  辰溪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果敢的女孩,很少遇到让她十分纠结的事。那天她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她坦言,父亲想让她去美国读书,可是经历了美国游学后,她发现美国留学并不适合她。不管是美国的专业学习还是社会环境,她都有抵触心理。所以她最终决定在国内读研,而不是盲目的听从父亲的命令出国读书。我很庆幸她能发现自己适合的发展环境,并坚持自己的方向。
  当下又有多少人在群体中迷失了自我呢?自己适合什么职业环境,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式和颜色的衣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伴侣,也不清楚。我们被动决定的时候太多了,以至于真正做选择的时候,大脑居然一片空白。也许我说的有些夸大,但是这类现象的确真实存在于生活中。专业是父母给选的,职业是收入比较高的那种,女朋友是亲戚介绍认识的。到头来,这些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中,你个人参与的成分在哪?当别人问你,   “这工作怎么样?”,“这姑娘怎么样?”“还行吧。”“差不多挺好的。”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想法和回答,那显然暴露了你没有态度。你不是你人生的主宰。
  写到这里,不自觉的想起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和中高考。的确,义务教育和中高考近年来广受批判,但我们不能过分怪罪它们,我们一定程度上也是它们的受益者。中高考还是目前公平性很高的人才选拨机制。但是,教育还是要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的。完成教学大纲并不代表完成教育的目标,功课考第一名并不意味着你就是社会精英。我们的教育走得太快、太急,居然把教育的初衷给忘了。笔者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孩子尽早发现自己热爱的领域和职业,并培养孩子拥有热爱学习的品质,与学习成绩比起来,这些至关重要。
  早点确定真正的人生理想和目标,那么接下来的任务,也许就在不自觉中变得清晰明朗了。


【作者:国际教育学院 2014级 陈楚琪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