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袁薇薇
发布时间:2017/02/08 09:31:37 点击:
2月7日 星期二 阴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人们纷纷开始新一年工作之时,我却结束了一项工作,有些不舍地取下戴了短短10天的工作证。这项工作便是春节期间的志愿活动。
在我生活的小城铜陵,今年春节市区内全面实行禁放烟花炮竹规定——这是几年来的头一次,意义非凡。我所在社区的居委会为了让这项益处颇多的计划能够顺利推行,年前在社区里招募劝止燃放烟花炮竹的志愿者。想着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干些事情,我便去报了名。1月25日上午去居委会和其他志愿者(大概20个左右,有老有少)接受了一个小培训,主要了解这项规定的意义以及合理的劝导方式,同时也得知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最后领了一个工作证,上面写着“禁放劝导员”几个字,拿到手后不由对这项工作充满期待。
1月26日,工作正式开始。戴上工作证,和分配的小伙伴——一位也是大一的女生一起走在规定的小区范围里。路两旁、草丛间,还是能看到零星的炮竹屑,不过和往年相比感觉少了不少。一开始我们俩还兴致冲冲,指望着逮住几个“呈呈威风”,但其实放炮竹的人真不多。可能是时间不对,我们这样猜想着。偶有几个调皮的小孩拿着一盒一扔便响的小炮准备玩时,吼一嗓子顿时跑没影儿了,没过一会儿远处仿佛挑衅似地响起一声清脆的“啪”。也是没法,我哭笑不得。不过这种小炮没太大影响,让小孩玩玩图一乐也挺好,我与她这样互相安慰着。后来实在走不动了,找了路边的一处亭子坐下休息,事实证明这亭子也是后几日我俩常“做客”的地方。就在短短的聊天闲谈中,我又结识了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
1月27日,大年三十,却也是要工作的。上午全家一起贴好了“福”字和对联,吃完简单却美味的鸡汤面后,我出去值班,父母在家看电视等我,因为晚上要一起去酒店,和其他亲人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那天下午的值班过得好像格外快些,而且任务也明显多些。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有两位20岁左右的青年准备放卷炮,我和她吭吭哧哧向他俩解释除夕也不允许放炮竹,并且把他们的卷炮收了过来,记下了他俩的联系方式,对他们说会去社区用炮竹换洗衣粉送给他们,他俩最后同意了。望着塑料袋里的炮竹,我长舒一口气。4点到时,自己又激动又有成就感。取下工作牌,便和父母一起开开心心地去吃年夜饭了。
后面几天和前面两天差不多,任务不多,但每次完成都非常不容易,完成后真的很为自己骄傲。
今年春节少了很多鞭炮声,和过去相比似乎略显冷清。但作为补偿,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变好,而且听说消防员的工作也大大减轻。这项十分有意义的志愿工作结束后,一些以前没有的东西充实了我的生活和内心,我很满足,也倍感珍惜。过年方式与意义的改变,于我而言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长,这和过去一年里,自己由高中进入大学之变化的主题巧妙契合。
于是提笔,略记一二,聊作纪念。
【作者:外国语学院 2016级 袁薇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王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