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09 09:51:44
点击:
好久没有写过山大日记了,不禁感叹,三四年前的一幕幕仿佛还在昨日。
昨天是女生节,今天是妇女节。但是,今天写山大日记的初衷无关节日。而是作为一个大四即将“下架”的老学姐,因为今天毕业论文的开题通知,感慨一下毕业,感慨一下将要过去的大学生活。
四年前的今天在忙活啥呢?在为了进入这所心仪的大学进行排山倒海般的模拟考试,还要忍受高考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煎熬。那三年前的今天呢?在为了圆儿时的记者梦加入山大视点,奔波于中心校区与软件园校区之间。两年前呢?一大波必修选修课袭来以及筹备支教团的大事小情。一年前呢?是真的开始专业课了。还有满满当当的实验。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感兴趣认为有意义的事并能投入其中,回想起来也倍感欣慰。因为如果不做,永远都不知道“眼高手低”是什么,因为没有一条路白走,所以我很感谢自己在能够选择的时候去做了那些尝试。
可能很多人会说,“本科生毕业设计,简单”,但是从上学期选题到这学期开题,当真真正正投入其中的时候,最真切的感受却是在未知的事物面前,自己永远是那么渺小。翻阅大量文献,检索国内外网站与数据库,开始了解一些并不熟悉的统计方法,跟指导老师交流思路,逐步完善与改进方案,虽然有时艰难,但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学术的魅力——对未知强烈的渴望。因为自己本身毕业论文的方向跟政策相关,加之要准备一些相关考试,所以今年格外关注两会动态。就像三年前在记者团深切感受到作为一个记者的辛劳以及镜头之外的“好多面”,毕业设计让我深深感受到国家政策需要反反复复摸索推敲与不断完善,而政府审批部门工作者工作量以及工作压力而并非被误传的“喝茶看报纸”。因为无论哪一行,想要继续往前走,就要承担更多,而自己更需要不断提高来具备“肩挑重担”的勇气和能力。都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可是将自己锻造得更硬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翻山越岭一样不断考验与磨砺自己的耐力与能力。
感慨写多了像是鸡汤文,可无论学术还是科研工作,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时候,面对着有限的数据库绞尽脑汁的时候,深深感觉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的时候,不得不安慰自己:还不晚。借用中山先生一句话:既不能因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则必有成功之一日。与同在科研与学术的深海里挣扎的同路人,共勉。
还要加一句,臧老师的每一句肯定与鼓励,都很暖心。
【作者:药学院 2013级 孙荣华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