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参与者 李金烁

发布时间:2017/03/13 16:13:34   点击:  

3月13日 星期一 阴

  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在知新楼A座如期举行。本科三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学院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作为一名后辈,能够亲身经历如此正规的学术答辩会,我深感荣幸,激动兴奋而又有些紧张。
  本次答辩会邀请了校内校外共7位历史学、文化产业学、新闻传播学等方面赫赫有名的专家、学者,他们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也像普通人一样认真踏实又低调和蔼。由于到场的还有另外三位博士师兄,所以我所负责的工作基本就是记录、拍照和服务等答辩会的辅助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本次申请博士学位的两位答辩者都是在职的——一位是文化厅的处长,一位是电视台的制片人。他们已经在各自的领域里足够出类拔萃,但还在如学生一般谦虚地向各位教授学习,积极进取。仿佛“学习”真的不只是学生时代要做的,更是一辈子要做的事,所谓“学海无涯”大概就是这样的境界吧。
  两位答辩人都是学院王育济院长的学生,师从严师,技必高一筹。每位答辩人都有半个多小时的论文自述时间,随后在座的各位教授通过阅读和聆听其论文,肯定了答辩者论文的可取之处并也对其中存在的疏漏之处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最后各位教授都要给答辩人准备一个答辩问题。答辩人要在全部环节结束后,对学者们提出的问题逐一做出回答。
  古代史、近代史、中国史、世界史、文化产业和新闻传媒等等各个学科交融在一起,大家在历经学术氛围熏陶的同时,享受着思想火花的激烈碰撞,本来预计在11:30结束的会议却一直持续到中午快1点。结束时,大家还都有些意犹未尽。
  通过参加这次答辩会,我学到了许多课程之外学不到的东西,特别是在如何写好论文方面。从选题到拟题、再到框架,以及文章创新点的自我认识等,为我今后的学术论文的写作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如此幸运可以和各位学术大咖济济一堂,感受学者们的魅力和风采。珍惜时间,踏踏实实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地钻研学术并有所造诣是我接下来要做的事。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2014级 李金烁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