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创业课程参加者 李志远

发布时间:2017/03/13 16:26:58   点击:  

3月12日 星期日 晴
  草长莺飞的三月,同学们也随着越来越明媚的阳光而更显朝气。带着青春独有的闪耀,我们经济学院一二三班的同学一起参加的创业课程也进入了第二天的学习。
  第一天上课时,老师们让大家上台竞选CEO,分别成立自己的创业团队。我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便率先上台竞选,虽然对之后的模拟创业历程的艰辛还一无所知,但仍尽自己所能地去讲述一个想象中企业的蓝图,来吸引同学参与到我的创业计划中来。后来公司的六名同学进行了一下午的探讨策划后,确定了自己公司的名称、核心价值及盈利模式等等大大小小的事务。大家一边抱怨时间太不充裕一边也意识到了一家公司诞生是多么不易,后来竟在下午的成果汇报中吸引了48万的天使投资。
  今天的创业课上,老师分享了几套创业成功者的案例后,为大家介绍了一个名叫商业模式画布的实践方式,使创业规划更完善、更快捷地推进——从重要伙伴、关键业务、核心资源等九宫格模式分列创业活动中的不同问题,让大家明确并分步实践讨论,于是大家开始针对公司创立的细节进行详尽讨论,并在此前市场调研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了市场、竞争力以及风险分析,各组都绘制了缜密的商业模式画布,在中午进行了展示和继续争取A轮融资,并在最后听取了三位老师关于我们各个创业计划的建设性意见。
  最终,我们公司在两轮融资中累计融得了将近三百万的虚拟融资。其实,我们每个到课的同学更在意的是在自己公司创立过程中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目睹从自己提出的一个小想法逐渐变成一家完善的成规模企业的过程。在最终上交的商业策划书中,我们甚至还写出了复制公司运营模式至30家以上门店,最终达到上市目的等更加远大的目标,像是有“望子成龙”的心态在其中。
  两天十六个小时的历程,对于真正的创立一家公司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却令我们见识并亲身体验了创业路程的艰辛与满足,了解到了除了考研、出国、就业外的第四条路,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浓郁氛围。
  创业讨论会议时的探索与争辩声依然不绝于耳,两日的课程让我们见证了创业的路途。在泰山学堂徐孝刚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闵琪老师、经济学院王永军老师的陪伴和指导下,我们在阳春三月把创新创业的种子栽下,并将慢慢抚育其茁壮成长,最终汇聚成一片崭新的园林。


【作者:经济学院 李志远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思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