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13 23:12:13
点击: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冬日的寒冷随着解冻的泥土渐渐消融无踪,草长莺飞,兴隆山校区的玉兰夹道绽放,山里的风也夹杂着阵阵花香,一切仿佛都是在迎接春日的到来。
春天来了,植树节也如期而至。
这个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承载着太多太多的含义。它向我们每个人展现自然的绿意盎然,带来无尽的勃勃生机,也同样将漫天的黄沙、无尽的荒原、干裂的土地一幕幕映射在我们面前,警示着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无比危急的现状。
而作为山东大学的师生,自然也积极进行了植树造林活动。各个学院、各个组织、各个班级都举办了相关活动,不仅普及了相关知识,更为美化校园环境助力。
今日,我也有幸参加了兴隆山校区的植树活动。“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天工湖的苗圃里,我真切地感受到王安石亲手栽植的悠然惬意,也因自己给改善校区环境献了一份微薄之力而倍感欣喜。
晨九时左右,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校长张荣等校领导也抵达兴隆山校区参加植树活动,与土建与水利学院学生代表们共同美化校园。植树的场面无比热闹,两三人合培一棵美国红枫树苗,挥锹而作。有的弯腰铲土,有的提桶浇灌,所有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井井有条,干劲十足。
不足一小时,几百余树苗便迎风而立了。我也早已精疲力竭,挥动铁锹铲土的速度变得十分吃力而缓慢。可瞧近旁的校长等人仍然一锹一锹给尚未站稳的小树苗们培土,党委书记更是辗转在树苗之间,忙完了这个便毫不停歇去帮那个,场面可谓是如火如荼。大概,在自然面前,在做奉献面前,是不分职业不分时间而全力以赴的吧。
三月十三,感谢这次活动,我们总计种植了四百余棵树苗。
我相信只要持续下去,越来越多的人会积极绿化,越来越少的人会肆意破坏,从学校环境的改善到每个区域的绿化面积增加。总有一天,没有人会担心自己的子孙后代,没有人会因为身处荒地饥寒交迫,没有人会因为风沙灾害流离失所,没有人会因为污浊的空气患各种呼吸道疾病。
我想,总有一天,植树节已经不必再被宣传推广。因为人们早已明白森林的可贵,早已周身绿意环绕。因为那时的每一天,都是健康而充满生机的。
【作者:土建与水利学院 2016级 刘清瑶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