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谢瑶
发布时间:2017/03/31 09:09:10 点击:
3月30日 星期四 阴
大概从今天开始,“文科生”这三个字再也不能够成为我抵挡偶尔扪心自问时的借口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认为文科生和“科技”唯一的交集大概就是智能手机、电脑的使用。但是身边总是会有更多自带光环的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没有什么不可能。文科生和科技之间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一直以来坚持出国梦想的一个同学,成功从广告学这样的文科背景转型技术领域,被斯坦福大学的“LEARNING, DESIGN &TECHNOLOGY”项目录取。迷茫时就加倍努力,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不将就,是她用行动告诉我们的。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也只有预先准备好完备的计划,然后应对随时到来的变化,再更改计划,以此往复才能找到自己的true colors。这位同学在UCB的学期交流里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点,便想转到纯粹的信息技术领域。但这个挑战之大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发现其实将自己的文科背景和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也许是一条更为适合自己的路。
与此同时,身边还有一位申到了STEM的金融学生,去年暑假在剑桥遇见她的时候,她正苦于教授所布置的各种有关机器人的编程作业。这位同学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行事作风。由于确定自己科技方向的时间比较晚,她已经做好了延期一年的打算。而后又抱着这一想法,今年就开始申请,而且只申女神校,不申保底校。这样的魄力试问几人能具有。对于“出国党”来说,最艰难的时候可能就是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想要的offer都还没有等来。到最后只能半推半就地去了一个不是特别满意的学校,只为了一个单纯的“有学上”。凡事没有将就,看清自己的实力,就稳步攀登属于自己的高峰。一味地降低标准向后看,只会离当初的理想越来越远。平常人能够被理解的心态是,既然跨专业的难度很大,那么就不要计较项目的质量和要求了。但是如果拿到的每一个offer都是中意的学校、中意的项目,都是最愿意去的,不才是最好的结局吗?
其实不管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目标有多么不同,在说到未来发展的时候,所必需的好像只是加倍努力这四个字。在升学和就业压力面前,迷茫似乎是不可逃避的枷锁。然而迷茫时,最好的策略大概的确是加倍努力。
【作者: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3级 谢瑶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