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31 23:42:42
点击:
三月的最后一天,许多人的清明小长假已提前到来。下午,阳光明媚,像往常一样,又到了两周一次的大物实验课。
见识过大物实验的同学都明白,这十个实验中,数“基本测量”与“杨氏模量的测量”最为复杂繁琐。嘿,真巧!这头两次实验都让我给遇上了。
如今回忆起两周前,满脑子都那繁琐的数据。诡异的偏微分,奇妙的误差公式,还有那庞大到计算器都无法直接得出结果的数据!那时,可没有学习前几天在高数课堂上提及的偏微分知识,一切得从新开始 。而面对这次实验,我发觉那一次真的只是“基本测量”,没有需要自己推倒的数据公式,没有过多过大的实验误差,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遨游数据的海洋(也好难啊)。杨氏模量,又是一个陌生的物理量。大约十四点半左右,我们小组完成所有数据的测量,约到十六点,我自认为完成了数据包括误差的处理。我忘不了那位物理老师的话:“你看这个g值怎么能取9.8呢!这样你算出来的数据不就只有两位有效数字了吗!”“最终的绝对标准误差肯定是错了啊,误差肯定得和测量值最后一位数的数量级一样啊!”“误差的取舍和测量数据取舍不同,测量数据逢五进一,而误差只要有数就得进,比如你这是4.29,你就得写成5。”
聆听老师一席话,当真是棒喝当头!我想,它真正让我见识了实验世界的一角,去理解,去分析,去思考整个实验,而不再是像过去那般,机械制造!
【作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级 舒钊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