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药学院本科生 孙荣华

发布时间:2017/04/09 09:27:08   点击:  

4月8日 星期六 雨
  毕业论文真的是个放飞自我的过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自己选择的课题,自己选择的导师,虽然开题前是“愁云惨雾”,但因为从元旦就开始准备,终究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记得之前写过一篇山大日记,纪录起初在文山书海前的微不足道与渺小之感。而现在,当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在原来”捉襟见肘”的方寸之地稍显”游刃有余”,这种”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乍见之欢“,仿佛在学习上初次开窍的初中时代。就像初次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一文时的豁然开朗,“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两年前在去德州支教的时候給学生讲过一个自创的“木桶原理”:你往一个木桶里加水但是你看不到木桶里的水到底到哪儿了,在加水的过程中可能会怀疑自己的木桶甚至是怀疑自己,因为觉得自己一直在加水但是木桶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有的人气急败坏走掉了,但是也有些相信自己努力会有结果的人留下来了,当木桶里水满了溢出水花的时候,就是量变产生质变,见证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的那一刻。其实就像上学期期末申请课题的时候,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时候有那么多无力和无奈,但那句传承多年的“鸡汤”说得对,“要想功夫深,铁柱磨成针”,既然能在作为一个支教老师的时候把自己的“原创鸡汤”说得头头是道,那就更应该做属于自己的“原创鸡汤”的践行者,去坚持自己认为对和认为值得的事情。
  本来是想说,以前一到雨天就会被坏天气影响心情以致于影响自己做事的效率和执行力,但是这次雨天非但能很好地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又能有条不紊有效有律地做事,也为自己这个不能算是进步的进步点个赞。就像雨天风大会有很多人不愿意出门,道理其实是一样的,畏难情绪人皆有之,但怎么处理把控以及调节平衡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前几天和臧老师谈话到时候,想起高一班主任,两位老师向我传达的声音其实是很一致的——厚积薄发。在这个20岁开头的年纪,会有很多浮躁和畏难情绪,但我发现客服浮躁和畏难情绪,除了师长的谆谆教导之外,最佳的一剂良药莫过于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尝到甜头的自我成就与激励机制,今天看了一篇文题目是《如何让学生push老师,而不是老师push学生》,和我所感所得基本契合。如果说愚昧是罪恶,那对我自己来说,最大的罪恶应该是懒惰。离毕业还有两个月,希望自己能努力践行”知行合一“,为自己大学的结尾添上美丽的风景。


【作者:药学院 孙荣华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