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添翼工程美食课参加者 耿文盛

发布时间:2017/04/09 10:05:03   点击:  

4月8日 星期六 小雨
  都说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从小生活在面食王国里,让我对面食文化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可口的面食总能勾起我对家乡的回忆,今天有幸参加了添翼工程中餐主食的课程,第一次近距离感受面食的制作。
  一多餐厅制作面食的老师告诉我们要想做出美味精致的面食,必须先要在和面上下大功夫,水和面的比例要刚刚好,和面的力度也很讲究,最后要做到盆光,面光,手光。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因为水太少导致面没有成团,有因为力度不够导致面团发硬没有弹性......在等面团发酵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学习面食的制作过程,有小巧玲珑的包子,猪蹄型的豆沙包、大油饼,美轮美奂的玫瑰花卷。看似其貌不扬的面团在老师手中,瞬间就变成了梦幻般的造型,尤其是最后一个玫瑰花不但造型美观,而且操作简单极易上手。
  接下来的实际操作是最令人激动的一个环节,我们会在车间亲自操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开始我们都觉得经过刚才的学习,应该已经掌握的八九不离十,但是到了真正动手时我们才发现,即使想要做好最简单的包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我们都做不好一张包子皮。皮讲究中间要厚边缘要薄,这样才能做出精美的外形。历经种种困难我们终于弄好了皮,等到放陷的时候问题又来了,怎样才算适度、完美地调和皮与馅,避免出现皮厚或者馅太多包不上的问题。经过多次尝试,我们最后终于掌握了其中的奥妙,也体会到了食堂厨师们每天得有多辛苦才能为我们提供美味的包子。值得一提的是在做油饼的时候,我们创新性的使用了油酥和肉末,让大油饼多出了肉的香味,变得更加酥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陆续完成了其他的成品。
  在这节面食课堂上,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面食的知识,知道了面食文化不仅仅只是用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同时他也是一种艺术,一种经过人民大众共同努力创作发扬光大的艺术。我们需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面食,去传承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


【作者:国际教育学院 2015级 耿文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冬】